專訪萬邑通副總裁汪思傑:T86取消大勢所趨,海外倉發展是重要趨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靜怡 上海報道

波動後,跨境電商各參與方逐漸迴歸正軌。

此前,800美元小額豁免政策取消、美國郵政暫停接收中國包裹一度讓跨境電商圈陷入短暫的焦慮和迷茫。不久之後,小額豁免政策和美國郵政業務雙雙恢復,賣家們的生意又得以照常進行。行業中討論的聲音常有,但業務的變動卻還不明顯。

“當政策沒有百分之百落定的時候,或者是確定長期生效的時候,整個市場上的變化都還不會那麼明顯,大家都還在觀望中。”近日,萬邑通集團副總裁汪思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

然而,政策的變動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衆多跨境電商商家感到不安。除了美國市場,歐盟同樣擬取消對150歐元以下進口商品的免稅政策,越南也將取消對價值低於100萬越南盾商品的增值稅豁免政策。

直郵模式遭遇挑戰,不少賣家考慮轉向海外倉模式,該模式在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汪思傑向記者表示,海外倉一直是這兩年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重要趨勢。“這幾年做海外倉的服務商有明顯變多。”

隨着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跨境電商賣家們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無論是繼續依賴直郵模式,還是轉向海外倉模式,商家們都需要在政策變動和市場需求的夾縫中尋找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商家在不安中觀望

政策倉促生效又倉促取消,對於絕大部分商家而言,目前還是儘量維持現有的模式,只要能走就儘量走。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要生意還在走,現在還能繼續使用T86模式,美國郵政也繼續收貨,就先保持現狀。”汪思傑向記者表示。

T86是美國海關根據Section 321條款制定的“小額免稅”電子清關模式,適用於單票貨值不超過800美元的貨物。其優勢在於清關速度快、成本低,通常只需在快遞面單上註明貨物內容及價格即可清關,且支持空運、海運等多種運輸方式。該報關方式主要適用於跨境電商賣家,尤其是銷售低價值商品(如服裝、小型電子產品等)的B2C商家。

“小額豁免”政策如果取消,也意味着T86模式失效,直郵免稅將不復存在,商家成本大幅升高。只是經歷過“小額豁免”政策取消又恢復、美國郵政暫停接收又恢復接收,跨境電商賣家們目前不敢輕舉妄動,普遍傾向於等到塵埃落定之後,再做出相應的調整。

不過,業內普遍認爲,外部的政策風險還是會越來越嚴峻。

“我認爲T86清關模式的取消是大勢所趨,”汪思傑向記者表示,“一旦取消,對於中國直髮美國的貨物清關流程、物流成本和時效都將產生顯著影響。”

T86取消後,中國賣家只能採取T01(標準報關)和T11(簡易報關)。具體來看,T01適用於所有進口貨物,但需要繳納較高的稅務,且報關程序較爲複雜,需要提交包括原產地證在內的多項文件;T11用於貨值在2500美元以下的商品,清關速度相對較快,但需要額外至少每單2.6美元的商品處理費用。

“一旦取消了原有的清關方式,貨物直郵進入美國時,跨境電商商家主要會採用T11的簡易清關模式。”汪思傑向記者表示,“不過,T11的檢驗清關在原則上仍是一單一單進行處理,從申報作業到由此清關方式產生的費用以及清關時效,相較於原本的T86模式,都會出現變化。具體而言,其清關時效會變長,成本也會有所增加。”

汪思傑表示,在成本的增加上,需要根據貨物的貨值和體積來確定,至少增加幾美元;在時效方面,原本批次清關一天能處理幾百萬單,而T11模式是一單一單走,這就嚴格考驗了美國海關的處理能力。

“原本可能一天就能完成清關的貨物,現在可能需要三天到五天才能完成,整體時效會受到很大影響。”汪思傑向記者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消費者的採購意願也會產生很直接的影響。

很多商家已經在評估多種應對策略。汪思傑向記者舉例稱,有些低客單價的商家會考慮商品銷售方式的調整,即從單件商品的銷售改爲組合銷售,以此提高單價,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費用對利潤的影響。

此外,也有商家考慮品類上的調整、物流包裝上的調整等業務細節,也有商家考慮從直郵轉向海外倉模式,以此規避風險。不過目前來看,商家們普遍還處於觀望狀態。

轉海外倉,機遇與風險並存

每天通過T86清關模式進入美國市場的小包高達數百萬件,如果T86取消將影響相當體量的跨境電商賣家。如果政策落地,會有賣家仍然維持直郵模式,也會有大量賣家轉向海外倉模式。

相較於直郵模式,海外倉模式則是指賣家提前將商品批量運輸到海外倉庫存儲,當收到訂單後再從海外倉直接發貨給當地買家,可極大縮短物流的時效,一般地區可以做到次日到一週內完成投遞。

這種方式可極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時效,大大提高了跨境買家的購物體驗,跨境電商的發展也逐步呈現本土化運營的趨勢。

汪思傑認爲,海外倉的關注度增加並不全因近期政策變動,它一直是這兩年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重要趨勢。“這幾年做海外倉的服務商有明顯變多。”汪思傑向記者表示。

他認爲,海外倉發展迅速,其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推動:首先是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對於商品配送的時效性要求提高,電商平臺也在不斷優化物流配送體系,海外倉得到大力推廣。

對於商家而言,採用海外倉模式商品的配送時效更快,訂單的關閉週期會相應縮短,進而使得商家的回款速度加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資金的快速回籠對於商家的運營至關重要。

此外,他也觀察到,有越來越多原本在國內市場的產品公司或品牌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他們非常注重品牌在海外的消費者體驗。海外倉除了配送更快,在包裹的丟失率和完整性方面,相較於直髮模式也有着更好的表現,這有助於商家提升品牌的形象和消費者的滿意度。

國家方面也有政策支持。去年6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提出優化海外倉佈局,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今年1月,國家稅務總局發文支持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對以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方式出口的貨物實行“離境即退稅”,緩解跨境電商企業的資金週轉壓力。

不過,對商家來說,海外倉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戰。

“將庫存放置於海外,對於衆多商家而言,需要在管理和資金風險方面進行更細緻的考量。”汪思傑向記者表示。海外倉需要商家精準預測市場需求,否則容易出現庫存積壓或缺貨的情況。如果市場需求波動較大,可能導致庫存滯銷,增加倉儲成本。

從品類上講,海外倉也並不能涵蓋所有的商品品類以及滿足所有的商品需求。“每一個品類都會有品類的銷售特性,和它的物流管理特性。”他舉例稱,對於迭代速度較快的商品,例如女裝,放在海外倉就有一定難度。

“一件衣服可能有五種顏色,每種顏色又有十種尺碼,SKU數量衆多,庫存管理複雜,商家很難預判哪些尺碼、哪些顏色的商品更受歡迎。而且女裝的更新週期較短,每兩週到一個月就會推出新款,當新款推出時,舊款可能還在海運途中,這就使得商家在庫存調節上面臨巨大挑戰。”汪思傑表示。

儘管海外倉的發展已成爲一種趨勢,但目前來看,海外倉市場還沒有因爲外部政策的不確定而產生較爲明顯的波動。

據汪思傑透露,今年幾個頭部海外倉雖然都有擴張計劃,但這些計劃都是基於自身原本的需求和市場實際情況進行的,屬於較爲合理的擴張,並非大規模的盲目擴張。

“如果市場需求出現明顯變化,例如相關政策出臺並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後,整個市場需求呈現出30%、50%甚至翻倍的增長,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服務商們的供給可能會更快提升。”汪思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