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中小企業度關稅風暴!經部開放50條法人 AI 試製線支援產業升級、培訓 AI 人才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中小及新創企業署7日共同宣佈,經濟部爲協助中小企業創新升級以因應關稅變局,包括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產業技術研發的法人機構,將陸續開放50條最先進設備的AI試製線,並與學校合作,協助企業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包括設計、試製與品檢等工序,並與中企署合作培育可在開發及生產線使用AI的實作人才,目前每條試製線每年有500人的培訓量,一年提供25,000人次的培訓量能。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郭肇中表示,爲培育百工百業AI人才,經濟部自去(2024)年5月開始,透過線上及實體的教學,已培養近7萬名AI人才;目前臺灣企業在面對國際不確定的變局下,惟有提升價值及降低成本才能確保本身競爭力,因此技術司這次推動研發法人開發出來的50條AI試製線,將導入各領域最新AI智慧機臺,平時除用於法人先進技術研發外,這次將開放給業界進行創新產品的開發,包括設計、試製與品檢等工序,縮短開發時程、提升創新效率,企業員工亦可實地操作智慧機臺,參與實作訓練,深化對AI應用的理解與技能養成,業者在參與過程中如確認試製流程具高度實用性,更可直接將AI導入經驗與技術模組帶回自家公司,快速複製應用。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長李冠志表示,面對國際經貿情勢與供應鏈重組的壓力,中小企業的應變能力與數位轉型的速度與彈性至關重要。經濟部積極推動產業AI化政策,特別鎖定如工具機、水五金、金屬製品、紡織、塑橡膠及食品等深受影響且具外銷實力的重點產業,與專業法人機構合作。更強調實務習作與應用,透過7日開始第一波「AI應用導入實務課程」,直接協助業者在法人試量產的產線上,學習建構智慧製造應用,提升供應鏈韌性。目標是協助中小企業成功導入AI工具,讓AI技術可以落地,成爲企業強化體質、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利器,共同應對挑戰。
經濟部技術司表示,這次開發出來的法人試製線暨人才培訓基地,包括新北及雲林的紡研所、高雄的金屬中心、臺中的精機中心與塑膠中心、新竹的工研院、彰化的車輛中心、嘉義的食品所等基地,第一波(5~6月)開課領域以紡織、塑膠、工具機、金屬加工、食品、車輛組件爲主,7日也是紡研所—AI數位布料實作訓練班的開課日,紡織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出口產業,尤其以美國爲主要市場,近年面臨關稅波動與全球客製化、快時尚的趨勢,迫切需要發展數位布料設計與生產模擬能力。
他表示,這次在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開設的「AI數位布料實作訓練班」,正是爲協助業者應對這些挑戰,透過AI技術學習布料色彩智慧比對、數位紋理模擬,甚至進行訂單預測分析等應用,強化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能力與接單競爭力。
過往法人設施主要用於內部研發,較少開放業界參與,然爲協助中小企業快速升級轉型,本次政府要求法人將AI試製線及相關訓練資源開放給企業使用,並且爲滿足產業先進產品開發需求,亦將試製線全面升級AI並引進最好的設備及環境。未來經濟部透過法人專業能量與設備支援,一方面強化產學研技術整合與AI落地應用,二方面以試製線AI實作人才培訓強化各行業AI進階人才,另透過跨單位的資源整合,加速培育百工百業AI應用及人才落地。歡迎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多加利用。法人AI試製線及培訓服務0800-005-288
https://service.moea.gov.tw/EE514/tw/aiip/437.html;中小企業課程報名聯繫窗口:吳先生02-2366-0812分機432。
紡織所首場「數位紡織品AI應用訓練課程」5月7日開課,實作導入數位建模與AI應用。經濟部技術司/提供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經濟部開放50條法人AI試製線支援產業升級,同時協助中小企業培訓產線AI人才。經濟部技術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