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醫師上下班要打卡」引熱議 衛福部:沒這規定

▲網傳有醫院主治醫師要打卡,引發網路討論。(示意圖/CFP)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27)日表示,近期網上熱議有醫院要求主治醫師上下班需打卡,認爲該項政策最可能與替醫師節稅、間接節省醫院人事成本有關,但若醫院應闡明立場、分析利害關係,始能令醫師願意配合。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迴應,衛福部沒有規定醫師要打卡,但正與賦稅署溝通相關定義,希望醫師比照勞基法加班費免課所得稅。

針對主治醫師上下班打卡,網路熱議這是爲了什麼目的?不打卡會有懲處嗎?遲到早退要扣薪嗎?工會指出,綜整現有的片段資訊,該項政策最可能與替醫師節稅、間接節省醫院人事成本有關。現行法律即規定,勞工每個月薪資裡的加班費部分,可以在一定的程度內免稅,該項規定並未將醫師摒除在外,但除了部份住院醫師以外,目前尚無所謂工時規範,亦即主治醫師基本上不可能界定出標準/延長工時之別。

工會建議,醫院應闡明要求主治醫師上下班打卡的動機;工時紀錄早已由勞動主管機關闡明並非僅限於以打卡方式呈現,任何形式諸如識別證刷門禁紀錄、工作文件上的時間戳記皆可作爲佐證,亦即若醫院有心蒐集工時狀況,除了打卡的動作以外應有更簡單的方式。

至於未配合上下班時間紀錄者,工會認爲不應逕行懲罰,且工時紀錄除可能作爲免稅加班費申報用途外,不應外推至對於員工的考評與獎懲。

林靜儀今日於臉書迴應,衛福部並未要求醫師打卡。不過她另提到,衛福部正持續與財政部協調,希望醫院的醫師在半夜被call 去醫院、或值班時間的出勤收入,能夠比照勞基法加班費免納所得稅,照顧持續在醫院提供急重難罕服務的醫師。

目前正在規劃的就是希望能夠與賦稅署溝通,定義出某些醫師出勤狀態可以視爲加班,比照勞基法加班費免課所得稅。

林靜儀指出,醫師因業務特殊性,加班時間或非例行出勤時間的定義與計算,與一般勞工不同;尚須有一定的條件與計算,作爲與財稅單位協調溝通的基礎。

工會也強調,工時紀錄並非洪水猛獸,若是有一機制能夠動態紀錄醫師的工作態樣,作爲資源劃分與政策制定的參考也非壞事,但由過去經驗來看,沒有完整法規授權、配合懲罰一併推行且手續繁瑣的作業要求,通常只會帶來反效果,諸如事後補登記錄等,只會造成員工反感且無法實現其他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