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爆香超NG 超過「發煙點」當心!可能致癌

相較於用豬油煎炒食物,使用酪梨油或苦茶油,更不易起油煙。(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有些人擔心炒菜起油煙,會使用豬油來烹飪或爆香。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豬油雖是飽和脂肪,卻不耐高溫,其發煙點才182°C,比初榨橄欖油的199°C或精煉橄欖油的230°C,都來得低,一旦超過發煙點,就容易起油煙,油品也容易變質,建議若要高溫烹調,可使用發煙點超過250°C的苦茶油或酪梨油。

蕭捷健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吃對好油能改善身體慢性發炎、促進脂肪燃燒、穩定血糖和胰島素,但在選擇油品時,很多人會忽略油品的發煙點,這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發煙點是指油脂開始冒煙的溫度,一旦達到發煙點以上,油脂就會開始變質,不僅不適合食用,吸入油煙對身體也有害。

蕭捷健指出,有些人以爲豬油或奶油是飽和脂肪,就能耐高溫,其實飽和脂肪發煙點不一定比植物油高,豬油的發煙點才182°C,奶油發煙點更只有175°C,比初榨橄欖油的199°C或精煉橄欖油的230°C,都來得低,不適合高溫煎炒。

蕭捷健指出,橄欖油富含Omega-9,能抗氧化,對維持心血管健康頗有幫助,初榨橄欖油就是果實採下來後第一次壓榨,保留最完全的營養價值,雖然發煙點較低,但還是高達199°C。精煉後的橄欖油發煙點則有230°C,基本上拿來油炸食物不成問題,但高溫仍可能破壞部分橄欖油中的寶貴營養成分。

蕭捷健指出,較適合高溫烹調的是苦茶油與酪梨油,苦茶油發煙點有252°C,還含有70%抗氧化的Omega-9,不易起油煙,煎、煮、炒、炸、拌等烹調方式都適用。

蕭捷健指出,酪梨油的發煙點則有260°C,是目前看到發煙點最高的植物油,且富含70%抗氧化的Omega-9,酪梨油較其它植物油適合大火炒、炸等高溫烹調。

蕭捷健指出,人體不一定要澱粉才能運作,但人體絕對需要油脂的營養。缺少油脂,關鍵荷爾蒙缺乏,會讓身體出現大問題;掉髮,皮膚失去光澤,老化等問題都會開始發生。挑選好油,用適當的方式烹調,才能把好油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國健署在官網指出,長期曝露烹飪油煙,對於人體具有潛在的健康風險。依據過去針對臺灣非吸菸女性族羣罹患肺癌之研究指出,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之女性,其罹肺癌風險較有使用者風險高8.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