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身邊這些人!陸國安部曝「泄密高風險」對象
炫耀的代價、消失的電腦、上網的密件,大陸國安部示警:隱患藏身邊,環環需謹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大陸國家安全部微信公號10月21日消息,當前,爲有效提升效能、控制人力成本、滿足短期或專項用工需求,部分單位會選擇臨時聘用工作人員。然而,這類人員流動性較強,若在入職前未能嚴格審查其背景信息,或在工作中疏於管理和保密教育,可能成爲安全保密的薄弱環節和泄密事件的高發區。
隱患藏身邊,環環需謹慎
——炫耀的代價。有公開案例顯示,某國防軍工單位臨時聘用人員張某,爲在親友面前「有面子」,利用自己在涉密生產廠房工作的便利,趁他人不注意,用手機偷拍正在研發的新型軍事裝備照片,併發到家庭聊天羣中。隨後羣內親屬又將照片轉發至其他線上聊天羣,導致涉軍涉密信息在互聯網迅速擴散,造成嚴重失泄密危害。最終,張某因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消失的電腦。有公開案例顯示,某科技企業承包本省多家黨政機關的涉密信息系統運維服務,其員工孫某作爲涉密人員在某機關駐場服務。但是,孫某長期違規將該機關配發的涉密筆記本電腦帶回家中。某一天,孫某攜帶涉密筆記本電腦在某餐廳用餐,中途外出接打電話,回來後發現放在座位上的涉密筆記本電腦不翼而飛。情急之下,孫某隻得報案。事後,盜竊人員被抓捕,涉密筆記本電腦被找回,孫某也被所在公司辭退。
——「上網」的密件。有公開案例顯示,某區屬單位負責人蔣某爲撰寫工作總結,將2份秘密級文件違規復印後交給承擔該工作的服務外包組織負責人謝某,謝某又將文件轉交給下屬程某,程某爲求便利,用手機拍攝2份文件後發送至微信羣中,經羣成員轉發擴散,造成泄密。案件發生後,蔣某受到黨紀政務處分,該組織有關合作協議被終止。
保密無小事,事事系安全
——嚴把「入口關」。要進一步提高全員保密意識,嚴格執行背景審查,簽訂保密承諾書,確保可信可用,無風險隱患。
——緊守「權限關」。嚴格執行「最小權限」原則,非工作必須不授予過高權限。同時,建立權限定期複覈、審查及清理機制,堅決防止權限失控與濫用。
——強化「過程關」。將臨時聘用人員全面納入日常保密教育與監管範圍,確保聘用人員在崗期間一切行爲有監督、可追溯、可審計,不留管理盲區。
——落實「責任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用人部門主體責任。對因管理不力導致泄密的,依法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