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技物”結合構建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
新華社銀川5月16日電(記者甦醒、許晉豫)記者從寧夏自然資源廳獲悉,爲切實保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寧夏針對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實際情況,推動“人技物”羣防羣治、“搬防治”同頻發力,構建起覆蓋全區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近6年來,寧夏採取工程措施累計治理隱患點212處,保障了6000餘人生命財產安全。
爲摸清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寧夏以縣域爲單元,建立了汛前、汛中、汛後“三查”模式,每年組織專家對地質災害易發的南部山區隱患點和風險區進行多輪次更新調查,通過動態複覈隱患點和新增隱患點,及時更新風險區信息,爲“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提供科學依據。
“爲提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寧夏啓動實施了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工程,在地質災害易發的11個縣(市、區)佈設衛星定位測量站、裂縫計等專業監測設備410處,通過實時掌握重要隱患點坡體動態變化信息,實現‘人防+技防’的有效結合。”寧夏自然資源廳地質勘查管理處處長李浩源說。
目前,寧夏已建成全區地質災害風險預警一體化平臺,與氣象、水利、應急平臺實現數據互通,構建起“自治區預警到縣、市預警到鄉、縣預警到村”的分級預警體系,顯著提升了基層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能力。
在摸清“底數”的同時,寧夏同步開展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自2024年起,寧夏在3個地級市11個縣(市、區)全面啓動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對自治區內61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的4000餘戶1.7萬餘人實施避險搬遷。目前,2024年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2025年搬遷工作正在穩妥有序推進。
此外,寧夏還通過配套技術隊伍、配齊應急裝備、配強責任人和網格員等方式,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羣測羣防員、險村險戶的臨災“叫醒”“叫應”機制,構建起“縣鄉村點”四級羣測羣防體系,全面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範意識和應急防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