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涇源縣六盤山“藥庫”變“金庫” 中草藥成富民新引擎

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依託六盤山“天然藥庫”的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對標寧夏特色產業發展要求,以實現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爲目標,着力構建六盤山道地中草藥“產供銷”體系,使其成爲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產業發展中,寧夏涇源縣積極探索“苗藥套種、林藥間作”模式,形成了林下種植、大田基地種植和糧藥套種並舉的格局。全縣種植柴胡、款冬花、土貝母、大黃、芍藥等中草藥近30種,留牀苗面積達8.5萬畝。爲深挖六盤山道地藥材價值,該縣加大科研投入,成功馴化淫羊藿、七葉一枝花、靈芝、桃兒七等10餘種珍稀野生品種,並建成林下仿生種植基地8個、良種繁育基地4個、標準化種植基地9個。

2025年,寧夏涇源縣出臺7項獎補政策,引導產業壯大,鼓勵企業和農戶擴大種植。政策對一般戶、監測戶、脫貧戶及“低彩禮零彩禮”家庭實施差異化補貼,力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2023年9月,返鄉青年於廣雲創辦寧夏壹品康中藥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蒲公英種植、深加工與銷售,其研發的蒲公英茶在西安市場廣受歡迎。至2025年,其種植面積已達4000畝,帶動150餘戶農戶增收。目前,全縣已建成中藥材加工基地4家、合作社12家,33個村集體經濟參與中草藥種植,帶動農戶2000餘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下一步,寧夏涇源縣將持續在延伸產業鏈條上發力,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強化中草藥研發與產品深加工,努力擴大“產供銷”聯農帶農規模,推動“綠色”資源持續轉化爲“金色”收益,讓中草藥產業成爲驅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

來源:涇源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