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鹽港溪自行車道挨批 休憩點沒廁所、植栽不當

新竹市政府爭取補助,斥4950萬元改善鹽港溪流域自行車道,但遭審計室點出,大型休憩據點未建置廁所、植栽選擇不當難以維護等問題。(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爲促進香山觀光發展,新竹市政府爭取補助,斥4950萬元改善鹽港溪流域自行車道,但遭審計室點出,大型休憩據點未建置廁所、植栽選擇不當難以維護等問題;對此,市府表示,將盤點相關可用資源,務求規畫完善,也會慎選栽植物種,妥爲配置有限資源。

新竹市文化局爲打造山路版17公里自行車道,向客委會申請並獲覈定補助辦理鹽港溪自行車道計劃,經3次提報修正計劃,總經費減至4950萬元,中央補助款3360萬元、地方配合款1590萬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工程執行進度99.5%。

市議員廖子齊指出,親子導向的休憩場域,如果沒有廁所,市民根本不會久留,也強調規畫設計時應該就要考量的「使用需求」與「後續維管頻率」。

根據審計室報告,該計劃包含2處大型休憩據點, 但僅國三橋下自行車運動公園規畫設置廁所,據點爲親子導向休憩空間,卻未設置廁所,與延長遊客停留時間目的及自治條例規範不合;此外,植栽綠美化設計及選植物種亦未能因地制宜,甚至將世界10大入侵植物之一之白茅納入施作,危及其他植物區域生態穩定。

廖子齊認爲,規畫階段就要考量實際需求,公廁的配置在大型休憩公園是必要配置;植栽工程必須「因地制宜」,選擇能適應新竹風勢與維護能量的物種,維護頻率要符合實際狀況,特別是香山區,不該年年被忽視,且可導入數位化管理,讓市民能即時反映問題、市府能快速改善。

對此,市府工務處長陳明錚表示,整個鹽港溪自行車道計劃,只要是市府轄管的車道,在維管階段應要有相當經費來維護管理,包括公園設施等也會重新盤點,一併納入考量。

市府文化局則迴應,未來將於先期評估時,確實調查土地權屬及土地使用管制規定,並盤點相關可用資源,務求規畫完善,往後辦理植栽工程將因地制宜,考量物種生態特性及後續維管資源與能力,慎選栽植物種妥爲配置有限資源,以避免類此情事再發生,並強化廠商履約與現地監督,依契約規定辦理,落實工程品質與景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