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幸福指數調查出爐 這3項表現最亮眼
新竹市政府今公佈最新幸福指數調查結果,新竹市整體幸福指數平均達6.85分。(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新竹市政府今公佈最新幸福指數調查結果,新竹市整體幸福指數平均達6.85分,展現市民朋友在居住環境、社會支持、經濟就業與醫療福利等面向獲得高度幸福感。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始終以市民需求爲核心,逐步打造幸福宜居城市,持續努力,謙卑傾聽、積極迴應市民期待。
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幸福指數是市民給予市府最直接的回饋,證明施政有效提升市民幸福感,無論是居住環境改善、社會福利推動,或教育與就業政策的落實,市府始終以市民需求爲核心,逐步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此次調查中,「社會聯繫」表現最爲突出,達7.49分,顯示市民普遍感受到人際關係緊密、社會互助網絡健全;「居住條件」(7.28分)與「工作與收入」(7.08分)同樣突破7分,顯示市府施政方向契合市民需求。
邱臣遠說,市府不會因成績而自滿,也不會因挑戰而停下腳步,將持續深化教育創新、強化公共安全、改善生活環境,並推動智慧治理與永續發展,以「安居科技城、幸福真永遠」爲施政願景,攜手市民共創更宜居、更幸福的新竹。
市府指出,在「社會聯繫」面向,市民給予7.49分的高評價。另市府積極推動社區長照據點與日照中心,提供在地長者安心照顧;此外,市府推動「老幼共好」計劃,讓不同世代能共學共樂,營造更緊密的社區情感連結,強化了市民的幸福感受。
在「居住條件」方面,獲得7.28分的評價。市府積極推動道路修繕與社區環境優化,並於公有停車場完成73槍快慢充電樁建置,成爲全臺快充數量第一的城市。另外市府也完成「路平專案」,修繕224條道路,總修復56.1公里,並汰換7,478盞路燈,全面提升道路品質與城市照明效能。
「工作與收入」面向獲得7.08分,顯示市民對城市經濟活力充滿信心。另市府舉辦新竹購物節,創造54億元消費佳績,並積極拓展國際合作,今年與美國亞利桑那州商務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同時,成立「新關稅應變專案小組」,協助在地企業因應國際挑戰,展現協助產業轉型的行動力。
另,市民最爲滿意的調查結果落在「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市府積極擴大「敬老愛心卡」服務,自今年11月起每月社福點數提升至800點,並增加農會與藥局使用額度,各自上限提升至200點,便利長者日常採買與醫療需求。
市府也持續建置日照中心與社區長照據點,推動長照專車、居家服務及送餐服務,並整合智慧長照系統,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社區中安心生活。這些政策不僅迴應了高齡社會的需求,也讓長者在生活便利性、醫療照護與社會參與上獲得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