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稅務局 助民衆找回失落祖產

新竹市稅務局爲劉家找回失落百年的彭城堂祖厝與土地。(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劉姓家族成員於1925年繼承新竹市香山區1筆74坪的房屋與土地,但因後代不知這塊房產,經過數代均無人繼承,新竹市稅務局清查無人繼承地價稅單時發現此案,展開跨越百年的地籍與戶籍調閱、比對,終於尋獲劉家曾孫輩共5位繼承人,第4代曾孫女更驚呼:「原來祖產傳說是真的!」

新竹市稅務局表示,近期清查追稅期5年、金額逾5萬元無人繼承地價稅單時,發現此案因身分證錯置卡關,無法寄送稅單。稅務局重啓調查,調閱日據時代地籍、比對戶籍,終於尋獲孫女、孫媳及曾孫輩共5位繼承人,當年74坪的地現今已值逾千萬。

劉家繼承人爲此特別寫信感謝新竹市稅務局,信中提到,後代子孫數十年前曾嘗試調閱相關資料,卻查無所獲,曾經以爲只是「兒時聽聞長輩敘述的祖產故事」,在接到稅務局來函通知,才驚喜發現原來祖產是真的。

在塵封百年劉家祖產土地上,74坪的紅磚古厝已大半傾倒,芒草叢生,但門匾字跡還清楚可見「彭城堂」3個大字。劉家的「彭城堂」大有來頭,據瞭解,其血源可追溯到漢高祖劉邦,是漢朝宗室後裔,在漢代劉姓氏族便是居住在「彭城郡」,因此後代均以彭城劉氏爲堂號。

稅務局說明,早期土地登記簿及戶籍資料是以人工作業,因音譯、筆誤,抄錄過程中難免發生姓名、身分證統一編號或地址登記錯誤。此案土地謄本登記原因爲「調解共有物分割」,但因身分證字號錯置,進一步向地政及戶政機關調閱日據時期土地登記簿及戶籍資料,查得被繼承人生於1885年,1925年繼承祖厝,1944年去世,因日據時期尚未配賦身分證統一編號,經抽絲剝繭層層比對,終於找到現年77歲的孫媳婦及50多歲的曾孫女等5位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