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公車路網遭檢討 2策略改善
新竹市遭審計室指出,超過6成區域無公車服務,還有人口密集地區未納入路網,民衆通勤不便。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市遭審計室點出公共運輸覆蓋不足問題,報告指出市區僅約4成地區有公車服務,逾6成區域仍無公車可搭,甚至有部分人口密集區未納入路網,影響民衆通勤便利。市府迴應,目前已與鄰近縣市提供多元軌道與公車服務,整體公共運輸涵蓋率達91%,去年12月亦新闢先導公車路線,展現改善決心。
竹市審計室指出,交通部2021至2024年補助竹市區客運達1.1億元,但公車涵蓋率僅39.56%,仍有逾6成區域無公車服務,且7.76%爲人口高於平均的密集地區,顯示路網仍需強化。2024年市區客運載客近398萬人次,共26條路線,但仍有藍線1區、182路等路線尖峰時段出現超載、班次不足、站點設計不符需求等問題,審計單位已要求市府研議改善。
市府迴應,去年12月已新闢先導公車路線,將視營運狀況研議增班;交通處補充,竹市結合臺鐵、市區公車、幸福小黃、公路客運等多元運具,公共運輸涵蓋率達91%。
爲便利放學尖峰、離峰與夜間通勤族羣,新竹縣快捷9號公車8月12日起進入第三階段試營運,新增7班無障礙班次,包含2班尖峰、4班離峰與1班夜間,調整後每日班次將達25班,維持二段式收費,並可搭配桃竹竹苗通勤票與敬老愛心卡使用。
縣府交旅處長陳盈州指出,自今年2月試營運啓動以來,已逐漸趨穩,截至6月底累計搭乘人次達18117人,已逐漸獲得通勤族認同。此次新增兩站點:「陽明交大博愛校區」配合中央政策,便利師生通勤高鐵與竹北文化學院;「學園商場」則方便民衆前往新竹市立動物園、市立體育場與假日花市,強化大新竹生活圈交通接駁功能,鼓勵民衆踊躍搭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