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115年總預算案編製完成 歲入歲出雙創新高
新竹市府115年度總預算暨附屬單位預算案已於今天送至市議會審議。圖/報系資料照
新竹市府115年度總預算暨附屬單位預算案已於今天送至市議會審議;主計處指出,本次總預算案歲入編列467.27億元、歲出437.16億元,均爲歷史新高,而歲入歲出賸餘30.11億元,歲出預算主要涵蓋「交通改善」、「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及「經濟建設」四大領域。
主計處表示,交通改善方面,市府明年度預算將優化市區公車系統,補助業者升級電動低地板公車、擴增智慧站牌與候車亭、提高公車業者營運成本及司機薪資補貼等,以穩定市區公車營運並提升服務品質。
爲拓展公共自行車服務量能,將持續增設YouBike站點及購置一般及電輔車,鼓勵低碳運輸。爲紓解商圈交通壅塞,也將建置智慧交控系統,透過車流偵測及導引設備,縮短行車時間。
此外,市府也將持續闢建人行道、通學步道,以及推動六甲橋拓寬等重要交通建設,更已開始啓動重啓R1道路相關規畫,多管齊下全面改善竹市交通。
主計處表示,教育文化方面,爲減輕家長育兒負擔並鼓勵生育,除原有的相關托育及育兒補助之外,更於明年預算編列0至6歲育兒津貼加碼1000元所需經費,補助公私立幼兒園設班及延長照顧服務及建構平價優質幼教環境,全方位落實高市長「0-6歲政府養」政見。
同時,也將全力推動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及新(整)建校舍工程,優化運動設施與校園網路環境,各項藝文展覽活動,打造優質教育與文化場域。
主計處指出,社會福利方面,爲擴大照顧長者與弱勢族羣,明將發放愛老津貼每人1萬元,並透過提高敬老卡及愛心卡點數及使用範圍,讓長者及身心障礙者都能享有更優質的福利服務。
另外,擴充長照與共餐據點及服務、增設公共托育、規畫興建赤土崎親子館等,實現從小到老的全方面社福。此外,市府也將自明起將擴大療育訓練補助對象由現行0至未滿6歲延長至未滿18歲,與家長一起守護兒少健康權益。
主計處說明,經濟建設方面,市府爲積極應對關稅,除持續改善相關基礎建設,包括市區道路路平計劃、公有道路照明品質提升、新闢道路用地及巷道打通、污水下水道建設、既成道路徵收及橋樑拓寬,並強化維安及救災量能,以提供產業各界更好經濟發展環境外,更同步推動「雙城振興策略」及「振興經濟消費金計劃」,透過刺激內需、活絡商圈,以及帶領參與國際食品展等海外活動拓展新市場,行銷在地產業品牌,帶動新竹市整體經濟與產業持續朝正向發展。
此外,市府也重視基層服務量能,首度編列里長公務電動機車及各里12萬元基層建設費,協助基層更即時服務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