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115年預算編列 時力:應提出更具體的城市治理願景

新竹市政府今開「115年新增預算編列重點記者會」,時代力量市議會黨團也開記者會迴應,認爲市府在預算編列上缺乏亮點建設,應提出更具體的城市治理願景。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市政府今開「115年新增預算編列重點記者會」,喊出落實市府「零負債、發現金、強社福、穩經濟、拚建設」等五項承諾。時代力量新竹市議會黨團也開記者會迴應,認爲市府明年度歲入增170億元,扣除還債、賸餘外,歲出比今年多140 億元,其中,普發現金及各項福利補助增加合計就佔38.6億,比例高達27.5%,市府在預算編列上缺乏亮點建設,應提出更具體的城市治理願景,才能讓市民幸福感永續長存。

市議員林彥甫說,竹市明年度預算歲入增加170億元,從目前市府編列的預算來看,現金及福利補助增加、還債就佔約74億元,行政辦公及校舍建築合計也23億元,再扣掉歲計賸餘6億多元、準備金或預備金2.5億元,等於170億元增加的預算當中,僅剩下約65億是用在公共建設及服務上,佔比不到4成。

林彥甫說明,市府缺乏願景規畫,讓明年度預算的亮點剩下普發5000元消費金,市府宣稱是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要促進消費市場內外需求,但關稅造成的影響並非全面性,竹市佔比最高的高科技業也沒有衰退跡象,若有需要振興經濟,應發限定在竹市使用的消費券,才能確保消費留在竹市。

林彥甫質疑,市府這次普發現金就只是爲發而發,長遠來看弊大於利,經費應用在更具長遠性的公共建設,像是電纜地下化、高架橋下閒置空間活化、增設運動中心,或是果菜市場遷建、蓋新行政大樓等大型建設的保留款。

市議員廖子齊認爲,市府現有辦公廳舍空間狹小、長期分散、影響效率,市府卻從未提出整體市政空間規畫與行政效能評估。城市的根本在基礎建設,但今年市府在污水下水道系統的預算卻「不增反減」。

廖子齊說,城市可以沒有煙火,但不能沒有下水道。在歲入大增的170億元預算中,市府卻讓這項長年規畫的工程預算縮水,這不只是技術問題,而是治理選擇的問題。廖子齊批評,新竹市卻仍停留在短線政治操作,以普發現金、臨時補助取代長期建設,別的城市用預算打造未來,竹市卻在用預算換小確幸。

市議員蔡惠婷表示,她檢視市府115年度各單位的預算,發現警察局的預算編列中,沒有任何一筆是用來添購科技執法設備的;再看文化局,已經閒置許久的兒童探索館竟只編列800萬元,這個額度就是直接告訴市民兒童探索館將繼續閒置;再看竹市各所學校的校務預算仍與去年額度相似,這意味着各校維修經費仍與往年一樣拮据,市府既沒有宏觀的願景、也沒有謹慎檢視需要改進的環節,纔會編不完預算,淪到用普發現金來填補預算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