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日10年臺人揭「日本就醫經驗」 嘆醫師處理消極、看診速度慢
▲住在日本10年的臺灣人分享臺日就醫情況大不同。(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蔡玟君/臺北報導
大S在日本病逝震驚各界,就醫過程也掀起討論。有住日本10年的臺灣人K先生分享自身經驗,日本醫療環境與臺灣不同,例如大醫院看診速度慢,診所醫生大多隻是開藥後要求患者回家多喝水、多休息和睡覺。他認爲比起臺灣,處理相對消極。
K先生分享在日本看醫生經驗,對於近日「日本醫療分級制度」的討論,他指出,想到部分大型醫院(如東大醫院)看病,一定要有診所開立的轉診單,但社區型醫院不太需要。
他說,臺灣大型醫院門診一個早上可能看80幾號,但日本醫院門診速度慢,一天可能20幾號都看不完,若有急診需求,必須找有「救急外來」的醫院有,並非所有大醫院都有急診。
▲日本許多診所看診需要預約。(圖/Pakutaso)
K先生表示,平時有就醫需求會以診所爲主,但在疫情之後,越來越多診所要求預約,有些院所甚至設有「發燒門診」,患者發燒只能在指定時段到發燒門診就醫。
他說,他自己的經驗感覺日本醫生提供處置相對消極,如果生病,大多是開藥、請你回家多喝水多休息和睡覺,除非患者強烈要求,纔可能有更多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