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銘導入智慧化製程 搶攻電動車絕緣工具商機
茱銘公司總經理許煌桐。圖/黃俊榮
成立於民國83年的茱銘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業螺絲起子、套筒配件及精密工具組製造商之一,同時更是臺灣高品級絕緣工具生產之佼佼者。多年來,茱銘以「高品質、快速交期、價格合理」爲經營核心,並積極投入研發,產品獲得歐美日等國際客戶肯定,銷售版圖遍及全球逾50國,服務客戶超過200家。近年來,隨着全球減碳趨勢與電動車產業高速成長,茱銘更將產品線拓展至電動車維修所需的絕緣工具,展現產業升級決心。
茱銘公司總經理許煌桐指出,隨着電動車市佔率持續攀升,對於高規格絕緣工具的需求亦急速增加。根據國際市場調研數據顯示,電動車年成長率已超過10%,其中絕緣起子是應用最廣的維修工具,然而傳統制程需經過四道射出成型工序,鐵芯上下料與定位全靠人工,不僅造成產能與良率難以提升,也使餘料回收利用率偏低,加上生產管理依舊仰賴人工紀錄,缺乏智慧化與數位化能量,已成爲產業升級的瓶頸。
許煌桐說,爲解決上述挑戰,針對核心產品絕緣起子導入智慧化製程與數位化管理,取得顯著成果。首先,在智慧上下料系統方面,茱銘導入機械手臂與射出成形機整合,建構四道次自動化生產示範線,將原先需人工操作的上料、定位、下料全面自動化,成功將加工良率提升至99%,產能更較過往增加2.66倍。
其次,在餘料回收利用方面,茱銘建置即時回收模組,讓射出後的餘料可立即低速研磨造粒,並透過高精度混料閥進行新舊料比例控制,避免傳統人工批量處理造成污染與品質不穩的問題,該系統不僅讓餘料利用率達到100%,也創造每年約12.3噸的減碳效益,呼應全球環保趨勢。
此外,茱銘也導入數位化生產管理系統,透過即時數據回饋監控產線狀態,包括合模壓力、溫度、成型時間及生產數量等關鍵參數,協助管理層即時掌握生產效率,確保產品品質一致性,併爲產業界提供數位轉型示範案例。
手工具產業缺工問題嚴峻,智慧升級與數位轉型已成爲產業的必走之路,茱銘透過導入智慧化製程,不僅改善了人力依賴,更提升產品競爭力與國際能見度,未來有望帶動國內手工具業者共同邁向高階製造,進一步搶佔電動車修配工具的龐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