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盧此lag?臺中爆非洲豬瘟 鍾佳濱:制度不變、問題在哪可判斷

▲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圖/記者詹詠淇攝)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臺中市梧棲一處養豬場傳出非洲豬瘟案例,且本月10日就開始有豬隻死亡,但中市府卻到20日才送檢,而臺中市長盧秀燕昨面對記者關心疫情,盧秀燕迴應,「剛剛的記者會已有說明,請大家多報導購物節,一起拚經濟」,引發外界熱議。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昨在臉書酸,「豬盧此lag,但中央會全力協助」。鍾佳濱今(23日)表示,臺灣政策7年來始終不變,也成功讓臺灣脫離疫區,現在到底是政策問題還是沒有落實執行的問題?「我想大家很清楚可以判斷」。

有網友發現,今年總預算審查時,食藥署用於「食品邊境查驗和國內外稽查管理」預算被刪凍4000萬,提案者就是民衆黨主席黃國昌。

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表示,立法院對行政院所提出的預算進行審查,本來就是應有的法定職務。但很遺憾,從去年國人看到藍白不分青紅皁白的亂砍預算,造成很多的行政延誤、無法推動。行政業務尤其是對民衆的宣導,其實關係的不是行政權擴張,關係的是民衆知的權利。

鍾佳濱認爲,對相關預算遭到刪凍,是否會造成現在推動的檢疫和防疫困難,以及網路將焦點集中在提案刪減的政黨立委身上,當然要接受公評,國人也自然有公評。他也期盼,在殷鑑不遠情況下,在野立委在今年總預算審查,能清楚分辨,預算是讓行政機關有能力執行業務,而不是不讓他們執行業務。

媒體關心,委員臉書有提到,「臺中爆發非洲豬瘟案例,不傳人,勿恐慌,豬盧此lag,但中央會全力協助」,會覺得臺中沒有防堵好?

鍾佳濱表示,要知道,目前臺灣不管是養豬政策、邊境管理、廚餘管制,過去7年來始終不變,而這7年來始終不變,讓臺灣成功脫離疫區。如果現行制度可以讓臺灣畜產業養豬脫離疫區,那現在發生這個問題,到底是政策問題還是沒有落實執行的問題?「我想大家很清楚可以判斷」。

鍾佳濱說,在今年大家還非常開心的慶祝臺灣成爲三大豬瘟非疫區,在這樣成功的政策之下,居然發生如此事件,是否是執行不力,有待主管機關疫調去追究。至於政策有沒有要調整,他認爲可以等到事件清查責任告一段落後,可以來開放性檢討。

媒體也問到,2018年張麗善剛上任雲林縣長時,有禁廚餘餵豬,但現在媒體報導稱,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有批評地方政府,「到什麼就做什麼」,會覺得是現在推給過去的賴清德?

鍾佳濱認爲,在臺灣,養豬是關係到上百萬人的產業,有的養黑豬,有的養白豬,各地情況不一,但無論如何,不管各縣市採取什麼樣的差異作爲,全臺灣養豬政策對廚餘使用是管制的,必須依據資源再利用來申請,過去7年也有落實執行,臺灣防疫、養豬產業固若金湯,成功脫離疫區。

鍾佳濱說,現在發生地點是臺中市,臺中市是否有遵守中央規定,落實廚餘資源再利用申請跟做平常的稽覈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