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數字底座”,新一年江蘇如何發力?

數字經濟是江蘇的一大優勢,也是江蘇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特別是產業科技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數字力量的支撐。爲共同把握數字發展的時代機遇,日前,江蘇印發《江蘇信息通信業2025年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提質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將加快構建爲江蘇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感知、傳輸、存儲、計算等基礎性數字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持續夯實“數字底座”,讓數實融合之路越走越深入。

近年來,爲築牢“數字底座”,江蘇持續暢通信息服務大動脈,大力推動寬帶網絡從百兆向千兆升級、從FTTH到FTTR升級,推動5G向農村偏遠地區延伸覆蓋,目前5G信號已覆蓋90%以上的自然村。5G-A的開通使移動數據速率達到萬兆,行業依託“通感一體”技術積極探索建立低空智聯網,爲低空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推進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方面,江蘇已有7個園區獲評“萬兆園區”,萬兆網絡高效支撐了工業控制、自動駕駛、3D渲染、在線仿真、3A雲遊戲等應用場景。

面對新環境,新的一年江蘇要如何發力?《實施方案》明確,2025年江蘇信息通信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要在“提質”上持續用力,將以5G/5G-A、千兆/萬兆光網、移動物聯網、算力基礎設施等爲重點,實施設施提質、賦能提質、創新提質、綠色提質“四大提質工程”,着力提升網絡供給質量,優化用戶感知。在設施提質方面,《實施方案》計劃提升5G網絡覆蓋質量,全面提升5G網絡全場景服務能力。全面推進千兆用戶普及,加快推進萬兆光網試點,建設一批“萬兆小區”“萬兆工廠”“萬兆園區”。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我省還將提高算力設施供給水平,建強南京、蘇州兩個核心算力樞紐集羣。夯實物聯網設施底座,推進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到2025年年底,全年新建5G基站2萬個,設區市城區實現5G-A載波聚合規模覆蓋,創建不少於30個“萬兆園區”,在用算力規模超過24 EFLOPS,智能算力佔比超35%。在賦能提質方面,深入推進5G應用揚帆升級,推進5G應用“揚帆之城”創建,推動5G面向新型消費升級、生產經營提質、公共服務普惠等多方面深度賦能。到2025年年底,新增5G行業虛擬專網1500個,拓展AI賦能工業、客服、政務等領域應用項目數1000個。

作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算力產業不僅引領着經濟轉型升級,在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方面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月23日,中國移動長三角(揚州)算力中心二期一階段項目順利開服,二期預計3月底完工,4月底驗收,6月將投入使用。算力中心交付項目經理許亞介紹,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與新基建建設戰略背景下,算力中心將對培育新質生產力、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形成產業帶動效應,爲華東地區科研、互聯網、金融、醫療、製造等行業客戶提供定製化、一站式算力服務。

“算力中心建設與AI發展緊密相連,比如Deepseek等AI模型的訓練,對算力要求極高。”許亞介紹,算力中心能提供大規模計算資源,高效滿足AI模型在訓練過程中對數據處理和複雜運算的需求,大幅縮短訓練時間,提高研發效率。中國移動長三角(揚州)算力中心建成後,可容納約1萬臺21kW及12kW高功率機架、40萬臺服務器,將施展算力服務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助力江蘇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與此同時,作爲工業強省,也是數字經濟大省,江蘇正在搶抓機遇,加緊佈局工業互聯網。記者從省工信廳瞭解到,新一輪深化製造業“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計劃日前已新鮮出爐。翻看新方案,江蘇將加快“智改”,構建智能工廠梯度建設體系,建成基礎級智能工廠1萬家以上、先進級智能工廠2000家以上;推進“數轉”,力爭創新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30%以上;加強“網聯”,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分類分級管理,促進工業數據安全能力提升。同時,還將普及新應用,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組織實施1個行業大模型和2—3個重點環節場景大模型攻關項目。制定智能裝備、工業軟件和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清單,選樹不少於25個行業應用標杆,遴選一批優質“人工智能+”裝備產品。隨着“數字底座”不斷夯實,江蘇數實融合之路將越走越深,推動更多製造企業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加速跑”。(張韓虹)

來源:江蘇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