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檢攜竹科首建跨域防詐網簽MOU 將防詐納入企業ESG

新竹科學園區是臺灣的科技心臟,這羣「造山者」工程師高收入卻成爲詐騙集團鎖定目標,新竹遭詐金額與案件量均居全國之冠。新竹地方檢察署首度整合司法、科技業、學研與公會力量,今天簽署「新竹詐欺預警中心MOU」,打造全國首件司法與產業跨域合作的防詐行動。檢警角色從事後偵辦走向前線守護,與竹科並肩建立專屬於新竹、專屬於科技人的新世代防詐網絡。

特別的是,首度將防詐納入竹科企業ESG治理,且檢警將與企業定期召開會議,共享詐欺情資,降低產業受害風險。竹科同業公會總監張志遠表示,將此概念納入,希望竹科企業應發揮影響力協助防範。理事長李金恭說,竹科是詐騙重災區,若員工遭詐騙影響工作心情,將影響創造力等,他也呼籲政府更重視打詐宣導,盼員工權益不要受到損害。顧問宣明智直言,這需要集衆人力量來對抗詐騙集團,企業要有更多認知,

法務部政務次長黃謀信表示,各地檢署成立預警中心須結合民間力量,以往多爲「事後查緝」,新竹地檢署跨足產業預防端,首創的跨領域合作來建立窗口,進行情資交換,走在前端的預防,成爲合作典範。

新竹地檢署發言人黃振倫指出,詐騙手法橫行園區,危及民衆財產與產業信任。此次將透過「識詐、堵詐、阻詐、防詐」四大面向推動,包括教材制度化、將防詐納入ESG治理、設置金融帳戶預警中心攔阻異常金流、專案偵辦嚴懲詐團並追償贓款,以及跨域聯防共享情資,降低產業受害風險。

工研院法務長王鵬瑜表示,防詐資訊應廣泛且易於吸收,不能再停留於教條式宣導。工研院透過數位化製作生動影片,加強教育成效。面對近期猖獗的AI詐騙,工研院亦具備相關技術,未來可與法律界合作,協力破解詐騙手法、追查幕後主謀,展現高科技與法律跨界合作的新模式。

新竹地方檢察署首度整合司法、科技業、學研與公會力量,今天簽署「新竹詐欺預警中心MOU」,打造全國首件司法與產業跨域合作的防詐行動。記者郭政芬/攝影

檢警角色從事後偵辦走向前線守護,與竹科並肩建立專屬於新竹、專屬於科技人的新世代防詐網絡。記者郭政芬/攝影

特別的是,首度將防詐納入竹科企業ESG治理,且檢警將與企業定期召開會議,共享詐欺情資,降低產業受害風險。記者郭政芬/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