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以舊換新 國資入局難題待解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大陸已有逾30城表態參與住房以舊換新。今年4月初,鄭州發佈的二手房置換方案中,甚至出現了國資入局收購,引發廣泛關注。多地以舊換新政策能緩解當前地產市場下行壓力嗎?
中新社報導,所謂住房以舊換新,是由購房者先鎖定新房房源,再由中介、房企等幫助銷售或直接收購舊房,地方政府可提供換房補貼或給予稅收減免優惠。
中國新聞週刊文章稱,從實施效果看,不同地區差異很大。早在去年10月就加入住房以舊換新的寧波市場反應積極,在「換新購」啓動後的第一週內,據寧波市房產交易信息服務網數據,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上升15%。但更多城市市場反響一般。
最受大衆關注的,是國資入局兜底(保底)收房的舉動——想要換房的市民可通過鄭州市房產交易服務平臺登記擬出售房源訊息,同時選定意向購房源,與開發企業簽訂商品住房認購協議,隨後鄭州城發安居有限公司(鄭州城發全資子公司)對舊房訊息複覈,具收購條件的房屋交由評估機構出具價格評估結果,城發安居公司與換房市民進行洽談收購。
中指研究院河南公司總經理樑波濤表示,在當前鄭州二手房成交量已高於新房的情況下,政府參與及主導,有助加快存量流動性。市場化換新房週期相對較長、不確定性因素多,國資入場作爲其補充,有助提高效率。
不過,國資入局住房以舊換新模式也面臨不少待解難題。譬如,收購哪類二手房、如何定價。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認爲,二手房成交價格涉及利益大,且非標準化商品,難以找到科學決策收購房源的依據,進而很容易存在利益輸送。此外,舊房的管理和處置也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