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臺股 ETF 吸金力道強勁 成市場人氣新寵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從今年4月最低的17,306點,到16日收盤的27,647點,已漲逾1萬點,帶動臺股ETF人氣續旺。除了高息型ETF仍獲青睞,今年新掛牌的主動式臺股ETF,在臺股震盪走高之際,也成爲存股族的新寵。

五檔主動式臺股ETF,從成立時受益人數3.8萬人,最新統計已達28.6萬人。其中光是主動統一臺股增長(00981A)、主動羣益臺灣強棒兩檔合計受益人即逾20萬人。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經理人陳沅易指出,儘管臺股市場近期呈現高檔震盪,資金輪動快速,然而近期市場追捧的題材包含PCB/CCL、BBU、記憶體、Power等,顯見資金還是持續圍繞AI題材打轉。中長線來看,參考過往在美國預防性降息時的經驗,臺股皆是多頭格局不變。

惟國際經貿情勢仍受美國關稅政策走向、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仍須密切留意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日前美中政府再度出招,一度打亂沉浸在AI前景樂觀情緒的市場走勢,先前漲多的美國、臺灣科技股,也因市場擔憂稀土管制,造成供應鏈風險而受到壓抑。

安聯臺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經理人施政廷指出,市場在反覆消化多空雜陳消息之際,投資信心很快回穩,如今又再重返歷史高檔區。

展望後市,股市創新高之際,策略上更需重視分散,並在投資組合中納入股息因子,降低波動度。第4季投資策略可關注AI供應鏈,包括電源、散熱、PCB及記憶體等有望受惠結構性成長。其次是2026年出貨量翻倍,以iPhone爲例,其供應鏈備貨量上億支,超預期可能性高。

另外世足賽題材有望帶動運動品供應鏈,金融股也將受惠降息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