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山專欄》澤倫斯基面對的和談選擇

擺在澤倫斯基眼前的是一連串艱困的抉擇,究竟要委曲求全換得屈辱的和平?還是峻拒和談,繼續打一場前途黯淡的戰爭?(路透社)

美俄與美烏之間歷經幾輪和談之後,情勢漸趨明朗。對澤倫斯基而言,擺在眼前的是嚴峻的考驗,內外交逼,錯一步就可能釀就重大遺禍,他想能拖就拖,避免太早攤牌,但任務十分艱鉅。

其一,美方乘人之危,要求拿下烏克蘭的礦產資源與能源設施,而且必須先行還債,還美國單方面認定的戰爭開銷,原先是3500億美元,後來又增加到5000億美元,而非澤倫斯基所承認的1000餘億美元。在償清美方的援助後,烏方纔可動用餘款推動戰後重建。這不啻是殖民地的歧視待遇,喪權辱國!一旦簽署了這份不平等條約,戰後處境將會異常艱困。

其二,俄方要求承認克里米亞與烏東四州歸屬俄羅斯聯邦,並且比照1999年科索沃先例,由聯合國對烏克蘭進行臨時託管,在國際監督下舉行民主選舉。這也就是架空烏克蘭的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進一步還要逼澤倫斯基下臺。如此一來,3年多的戰爭換來的竟是烏方全面潰敗,不但國土淪喪、主權讓渡,領導階層換血,礦產與能源又被迫抵債先償還美國,真可說是一敗塗地、利基盡失,國不成國。

其三,歐盟方面承諾將繼續撥款援助烏克蘭,並提供道義支持,但是否願意直接加入對俄戰爭,迄今仍莫衷一是。他們深恐一旦參戰,將會點燃世界大戰之火,難以收拾。

另外,由於美方堅拒烏克蘭加入北約,單憑歐盟軍事力量實不足以保護烏克蘭。俄方近日聲稱,對烏方的敵對行動已有進行「百年戰爭」的準備,顯然雙方已撕破臉形同世仇;但這樣的血海深仇,冤冤相報,終究如何善解?

許多人都會問:明明是俄羅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爲什麼打了3年仗之後,國際正義反而隱/沒未現呢?其中關鍵有二:第一,美國前總統拜登親人在烏克蘭掌握了巨大利益,並且藉戰爭進一步牟利,拜登在離任前還特別赦免家人,不以爲恥。另外,美國軍事工業集團及相關政治人物,也已從其戰爭開銷取得了鉅額的分潤,這正是澤倫斯基所說的1000餘億元和川普指摘的3500億元之間,竟然出現如此巨大落差的原因。但川普卻從交易的角度出發,在商言商,欠債必須還錢!並要求澤倫斯基自己去找出箇中原委。

第二,從1990年代以來,烏克蘭政治高度腐化,朋黨勾連寡頭橫行,形同竊國。儘管國家資源豐富,卻因貪腐惡政淪爲全歐洲最窮的國家。2014年又因顏色革命導致烏東內戰,俄語民衆與親俄勢力犧牲頗衆,但俄烏雙方卻始終不能達成和解,息兵止紛。接下來,在2024年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官方有許多人藉戰爭與徵兵大肆斂財,成千上萬的民衆選擇出走。最後結果是五分之一的國土淪喪,近50萬人傷亡。這是烏克蘭人民的大不幸!但仔細尋思,卻是由於政客挑起仇恨,積怨難消,然而正義不彰,實無可奈何。

總之,擺在澤倫斯基眼前的是一連串艱困的抉擇,究竟要委曲求全換得屈辱的和平?還是峻拒和談,繼續打一場前途黯淡的戰爭?今後何去何從?猶在未定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