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租(5871)利空盡出迎爆發?專家「長線不看好」:各方面都不如金融股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玩股華安】
臺灣融資租賃三巨頭——中租-KY(5871)、裕融(9941)、和潤企業(6592),因放款業務橫跨機車、汽車、3C產品等消費領域,加上市佔率合計接近九成,被市場暱稱爲「薯條三兄弟」。
然而,在高速擴張的同時,這些公司也因高利放款、資訊不對稱與暴力催收等爭議而多次遭到社會輿論與立委批評。
股價率先反應:利空似已出盡,出現技術反彈
儘管《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修正案尚未正式上路,目前仍處過渡期,但市場資金已嗅到轉機。
中租-KY今日(5/23)股價觸及年線壓力,顯示市場對中租後續發展依舊看好。
技術面來看,短線走勢轉強,成交量增溫。因本益比偏低,使資金願意進場低接。若政策正式實施後市場未出現負面意外反應,短線仍可能延續反彈行情。
監理升級:不立專法,行爲納管爲主
針對過去爭議,金管會已表態將不立《融資公司專法》,但會透過金保法來「管行爲」,納入對消費者有重大影響的項目,例如:廣告招攬、利費率揭露、催收規範、合約說明等。
首波公告將中租、裕融、和潤等共12家公司納入規範,預計2025年6月公告,8月底正式實施。
官員明確指出,這些公司並未吸收大衆存款,不涉及金融體系穩定問題,因而無需設立獨立監管制度,亦不會進行資本與風控層級的審查。
簡單來說,這次納管是針對「行爲不當」,而非將其視爲完整金融機構。
這樣的做法雖然是務實策略,但也意味着,這些公司的整體經營風險與營運架構,並未受到全面規範或強化。
長線來看:這些公司仍非最佳長期投資選擇
雖然短線因利空出盡、政策可預期性提高而出現技術反彈,甚至不排除有業績轉型與市佔提升的利基,但若從長線投資的角度來看,這類公司仍有不少隱憂:
中租、裕融、和潤在短期政策落地前後,可能因利空消息逐漸淡化,加上基期偏低,出現一波技術性反彈。但這並不代表其能成爲長期穩健投資的首選。
融資租賃公司的獲利模式受限於結構性風險,加上監理制度仍以「行爲」爲主,尚未涵蓋資本與放款審慎監理,整體風險控管能力仍難與銀行體系相比。
相比之下,傳統銀行與金控股仍是我更偏好的防禦型配置。
這些公司擁有穩定的獲利來源、完整的監理制度、低成本的存款資金,在擴大利差與控管風險方面都更有制度優勢。
像是中信金,目前殖利率還能維持在5%以上,表現相對有吸引力。
不過,我也不認爲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
整體金融股近期位階偏高,市場對降息循環的期待早已反映在股價上,很多個股的本益比已經回到歷史均值甚至偏高區間。所以,與其現在進場,不如先觀察、等回檔再說。
我會選擇保留資金彈性,等到價格修正或殖利率回到理想位置後,再開始分批佈局,纔有機會在金融股中取得更好的報酬與風險平衡。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投資觀點與紀錄,並非建議。申購前自行評估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中租-KY(5871)力拼回年線,長期仍非存股族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