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銀行指數飆升至近四年高位,銀行板塊成 A 股領漲先鋒

截至2025年5月9日11:00,中證銀行指數(399986)強勢上漲1.27%,成分股重慶銀行(601963)上漲3.07%,青島銀行(002948)上漲2.55%,興業銀行(601166)上漲2.42%,寧波銀行(002142),中信銀行(601998)等個股跟漲。

中證銀行ETF(512730)上漲1.32%,衝擊3連漲。最新價報1.61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5月8日,中證銀行ETF近2周累計上漲0.63%。

央行5月7日宣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以及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等。

申萬宏源宏觀指出,本次“全面降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降息”組合拳緩釋商業銀行負債壓力。50BP全面降準釋放的萬億長期資金,可有效“置換”高成本的MLF存量,節約金融機構利息支出。更值得關注的是,央行本次降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包括各類專項結構性工具利率、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預計每年可節約銀行資金成本大概150-200億元,進一步緩解商業銀行負債端成本。

廣發證券根據上市銀行存款餘額,測算降準50BP將釋放流動性約10051億元,並間接降低銀行計息負債成本,預計對上市銀行25年淨息差改善0.06bp。

OMO方面,廣發證券表示,由於金融投資短期限佔比低而主動負債短期限佔比高,OMO下調對主動負債成本率改善主要在25年體現,對金融投資收益率負面影響更多滯後在26年反映。預計對上市銀行25年、26年息差影響分別約+0.8bp、+0.05bp。

短期可能看到大行引領新一輪存款掛牌利率的下調

此外,央行也提及將通過利率自律機制引導商業銀行相應下調存款利率。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媒體表示,此舉有利於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爲銀行騰出更多的利潤空間,提升銀行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在貸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下調存款利率有助於穩定銀行的淨息差,避免銀行因息差過窄而面臨經營壓力,增強銀行可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明明預計,存款降息很快會開始逐步推進,參考以往的調整經驗,不同期限下調5至20基點不等。“具體的調整時間和節奏可能因銀行而異,預計大型銀行會率先行動,中小銀行則可能會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競爭狀況稍作延遲後跟進。”

廣發證券也對存款利率下調對淨息差的影響做出了相應測算,假設5月開啓新一輪存款掛牌利率下調,活期存款利率下調5bp,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bp,預計上市銀行25年、26年淨息差分別改善4.4bp、1.1bp;分銀行類型看,由於國有大行活期存款佔比更高,農商行定期存款期限偏短,改善更爲明顯,預計分別帶來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25年淨息差改善4.6bp、4.1bp、3.8bp、4.8bp。

中證銀行ETF緊密跟蹤中證銀行指數,爲反映中證全指指數樣本中不同行業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爲投資者提供分析工具,將中證全指指數樣本按中證行業分類分爲11個一級行業、35個二級行業、90餘個三級行業及200餘個四級行業,再以進入各一、二、三、四級行業的全部證券作爲樣本編制指數,形成中證全指行業指數。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證銀行指數(399986)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爲招商銀行(600036)、興業銀行(601166)、工商銀行(601398)、交通銀行(601328)、農業銀行(601288)、江蘇銀行(600919)、浦發銀行(600000)、中國銀行(601988)、平安銀行(000001)、上海銀行(601229),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5.11%。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有連雲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