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找到並打擊美國痛點 「重稀土」5月出口降至零
圖爲江蘇省連雲港的一個港口,工人在運輸含稀土元素的土壤。(路透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6月26日宣佈已與中國達成加速稀土運往美國的協議,中國對美國加徵高額關稅採取的限制稀土出口反制措施似緩解。不過外媒報導,中國限制出口的稀土名單還在增加,鋱、鏑出口量已降至零,還有鍺等,中方審批提速,歐洲穩了,但美國「還得等等」,稀土永磁體對美出口更幾乎切斷。中國找到了美國的「痛點」正大秀肌肉,稀土供應隨時可能再惡化。
據法廣引述德國N-TV電視臺報導,儘管來自中國的信息顯示稀土出口緩解,但一位專注於特種金屬的貿易商表示,北京首次動用了稀土這「超級武器」,且正在展示其力量,「供應情況隨時可能進一步惡化」。
德國特種金屬重要貿易商Tradium的總經理馬蒂亞斯·呂特(Matthias Rüth)說,「自4月初以來,中國海關仍然在阻止貨物出境,包括我們Tradium的貨物。」據稀土網(rohstoff.net)報導,根據中國海關數據,5月份中國對外出口的鋱和鏑兩種被列入出口限制的「重稀土」已降至零。
此外,稀土永磁體的出口量在5月份同比下降了約75%。而對美國的出口已降至46噸,同比下降甚至超過90%。換句話說,中國幾乎切斷了對美國的供應。這些材料在無人機、巡航導彈、硬盤和手機等領域同樣不可或缺。
川普自信滿滿地在Truth Social上發文稱「整套磁體和所有必需的稀土,中國都會提前供應。」然而,報導稱,這一切遠未確定。被中國停止出口的不止是鋱和鏑,名單還在繼續增加。例如,中國在5月沒有出口鎵,鍺的出口也減少了60%以上,這種金屬與鎵一樣對晶片製造、紅外線設備和光纖通信至關重要。許多跡象顯示,稀土荒風險遠未解除。
另據觀察者網引述路透報導稱,隨着中國稀土磁鐵出口開始流通,整個汽車供應鏈大規模停產的威脅正在消退。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CLEPA)的市場事務主管尼爾斯·波爾(Nils Poel)證實,歐洲供應商已獲得足夠的許可證,避免了大範圍生產中斷。
波爾說,中方許可證發放速度正在「加快」,已從25%提升至60%,目前仍有數百份許可待批。但如果終端用戶位於美國,或產品經印度等第三國轉運的情況,則需要面臨更長時間的審批,或者無法得到優先處理。
美國磁體制造商Dexter Magnetic Technologies擁有國防相關的客戶,其首席執行官卡什·米什拉(Kash Mishra)表示,自4月以來,該公司提交的180份許可只獲批五份,且全部用於非國防領域,「這是一個長期延遲」,「供應商要花45天才能辦好文件,之後還要再等45天左右才能拿到許可證」。
美媒華盛頓郵報此前援引分析說,中國的稀土磁鐵出口許可制度是永久性的,中方不會允許美國客戶囤積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