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GMS跨境直達+鮮活農產品綠通實現“一碼通”
中越GMS跨境直達+鮮活農產品綠通實現“一碼通”
開屏新聞
8月1日,由雲南省交通運輸廳、昆明海關主辦,紅河州人民政府承辦的“跨境綠通 中越直達”—中越GMS跨境直達+鮮活農產品綠通“一碼通”常態化運輸發車活動在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舉行。
此次“跨境綠通 中越直達”活動採用“綠通一碼通+跨境一鎖”的模式,出口貨物經紅河保稅區轉關,通關流程前置到紅河州內海關監管場所(蒙自海關),由海關工作人員覈對信息後,系統自動生成海關覈驗記錄,海關綠通車輛可在雲南省轄區內高速公路正常通行,出口時申請綠通查驗並說明海關已經覈驗,經收費站查驗人員使用雲南“一碼通”掃描出口收費車道軟件生成的交易二維碼獲取當次車輛通行信息,系統根據車牌號檢索並關聯海關覈驗記錄,確認後秒級放行,GMS跨境直達車輛到達口岸後將由“綠色通道”快速出境。查驗時間大幅縮短90%,人員人力成本節約了30%。這一創新模式的推行,極大地提高跨境運輸效率,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減少了鮮活農產品在運輸途中的損耗,爲企業和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據瞭解,大湄公河次區域(GMS)涵蓋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區域內經濟聯繫緊密,合作前景廣闊。雲南省憑藉與緬甸、老撾、越南等東盟國家接壤的獨特區位優勢,長期在跨境、邊境貿易中扮演關鍵角色。隨着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加速推進以及大湄公河次區域(GMS)經濟合作的持續深化,雲南與東盟國家間的鮮活農產品貿易量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爲進一步擴大這一創新模式的成效,自8月4日起,雲南將全面採用“綠通一碼通+跨境一鎖”模式。屆時,雲南境內所有海關監管場所、口岸以及高速公路收費站,在通往周邊國家的運輸過程中,都將遵循這一高效模式,推動雲南與周邊國家的鮮活農產品貿易往來更加便捷、高效。
在活動現場,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跨境綠通 中越直達”活動的成功舉辦及推廣實施,是雲南省在跨境物流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開屏新聞記者 王磊 攝影報道
一審 朱婉琪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嚴雲
終審 編委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