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院中國委員會指責美國防部 資助中國大學數百個研究項目
共和黨籍聯邦衆議員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美聯社)
據南華早報報導,美國衆議院中國共產黨特別委員會將矛頭指向美國國防部,指責其爲與中國國防工業相關的大學和研究所資助了數百個項目,這是華盛頓對可能有利於北京軍事現代化的研究關係感到不安的最新跡象。
該委員會的共和黨議員週五公佈了這份長達 79 頁的報告,報告稱,這些項目使中國能夠「利用」美國大學來推動其軍事和技術崛起。共和黨人寫道:「平衡學術自由和開放科學與國家安全利益非常重要。」他們繼續表示,然而,與民主社會不同的是,民主社會的科學開放規範建立在相互信任、透明度和研究誠信的基礎上,但中國的機構卻在國家主導的研究模式下運作,這種模式高度政治化,服從於國家戰略目標,包括軍事和經濟優先事項。
報導稱,五角大廈沒有立即迴應置評請求。但五角大樓內部一些人認爲,只要研究是「基礎性的」——旨在廣泛科學傳播的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並且「既不受控制也不受保密」,就應該保持開放。北京方面先前曾表示,與美國的科技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中國大陸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稱該報告「毫無根據」。
該委員會的調查發現,2023 年 6 月至 2025 年 6 月期間發表的約 1400 篇研究論文引用了美國國防部支持、並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開發、但其中包括出現在美國政府黑名單上的論文。
該報告稱,已確認的出版物由約 700 項國防撥款資助,其中超過一半涉及隸屬於中國國防研究和工業基礎的實體。據該委員會稱,這些項目總額超過25億美元,涵蓋人工智慧、高超音速、量子感測、半導體和下一代推進等「敏感」研究領域。委員會表示,其中許多項目具有「明顯的軍事用途」。
該報告提出了十多項建議,旨在限制美國與中國的研究夥伴關係並加強五角大廈的盡職調查。
共和黨人對國防部不禁止與美國政府實體名單上的外國機構進行研究合作的政策表示質疑。報告寫道, 「合法性並不等於戰略審慎」。
報告還支持該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衆議員穆勒納爾提出的一項新法案。該法案將禁止五角大廈資助任何與美國政府認定爲安全風險的中國實體有關的研究人員所進行的計劃。法案還要求聯邦研究人員進一步揭露其與敵對國家的關聯。
報導稱,週五的報告專門針對五角大廈,該報告以衆議院委員會去年的調查結果爲基礎,該調查結果顯示,過去十年來,美中學術夥伴關係使數億美元聯邦資金流入北京的關鍵技術開發。
近年來,面對國會共和黨人的壓力,美國多所大學已終止了與中國院校的聯合辦學計劃。去年,經過幾輪拖延後,美國和中國續簽了政府間科技協議,但觀察家表示,該協議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