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安全研究院調查 多數民衆支持強化國防

臺美國防科技合作不僅能夠強化我防衛能力,也有助於確保美國防供應鏈穩定。圖爲F-16V戰機。(本報資料照片)

報告表示,國軍的軍事教育應着眼電子戰、無人機操控、聯合作戰等專業領域,確保未來在戰場上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威脅。(本報資料照片)

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以「不只買武器,國防預算更該投資人與科技的民意期待」爲題,解讀國防安全民意調查結果。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冠成在報告中表示,有近半數民衆支持國防預算增加,在國防資源配置上,支持優先投入「提升國軍人員素質」佔40%,其次爲支持「與美國合作研發國防科技」佔27%,兩者合計接近7成,顯示社會對提升國防能力有高度共識。

李冠成首先以「優秀人力是國軍戰力的核心」進行分析,報告中表示,國軍戰力的關鍵不僅在於先進武器,更取決於人員素質,首要之務是強化教育訓練與專業發展。現行的軍事教育應着眼電子戰、無人機操控、聯合作戰等專業領域,讓軍人能在服役期間不斷提升技能,累積專業經驗,確保他們在未來戰場上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威脅。

報告中也表示,提升軍人待遇與福利也是提高軍職吸引力的重要關鍵。適度調整薪資結構,並強化退役輔導機制,使軍人能無縫銜接民間職場,不僅能提升從軍吸引力,確保戰力穩定。另外,優化營區設施、改善住宿條件等,能有效提升官兵士氣,增強部隊凝聚力。

盼與美國合作研發國防科技

在「國防科技合作是未來戰爭的關鍵」方面,報告中說明,臺灣的晶片製造技術支撐美國軍事裝備的運作,面對中共軍事威脅,臺美國防科技合作不僅能夠強化我國防衛能力,也有助於確保美國防供應鏈穩定,對臺灣而言,除軍事層面的戰略價值,也能推動國防科技產業成長,強化經濟與安全的雙重韌性。

報告也指出,無人載具、人工智慧與電子戰技術也是臺灣可深化合作的關鍵領域。臺灣正處於科技研發前沿,透過與友盟國家合作,可獲取最新軍事科技,並進一步發展國防工業,降低對傳統武器採購依賴。這也迴應了臺灣民衆對於「國防自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