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療服務商不到三年虧損超4億元 問止中醫赴港上市
本報記者 陳婷 曹學平 深圳報道
“我們的使命:科技創新中醫,療效第一使命。”“我們的願景:通過中醫攻克絕症、重症及疑難症。”近日,問止中醫科技(TCMTech Inc.,以下簡稱“問止中醫”)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尋求上市。在招股書中,問止中醫以上述兩句話作爲開篇。
招股書顯示,問止中醫主要從事中醫業務,通過中醫醫療服務、中醫生活產品(包括各種中醫養生產品、線上錄製課程及書籍)及中醫大腦訂閱服務產生收入。公司兩大業務支柱分別爲中醫大腦(中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精一書院(網絡中醫社區)。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就人工智能(AI)賦能的收入而言,問止中醫是2023年中國內地最大的人工智能賦能的中醫醫療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佔1.5%。
招股書顯示,問止中醫近三年收入持續增長,但仍未實現盈利。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合計虧損約4.06億元。此次IPO,問止中醫計劃將募資用於擴大線上線下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及拓展應用場景範圍、加強供應鏈能力、將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補充公司營運資金等。
報告期內,問止中醫約90%的收入來自線上,但《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問止中醫在多個平臺上均收到來自消費者的相關投訴。其中,“消費保”平臺顯示,問止中醫近30天投訴問題中,“虛假宣傳”佔比約43%。
2025年1月14日,問止中醫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發出的採訪問題表示:“根據香港聯交所的規則,現階段一切關於項目有關的採訪均不能進行,因此公司管理層未能接受採訪。”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採訪涉及的問題可在已公開的招股書中找到相關信息。
依賴外部融資
招股書顯示,2018年6月,問止中醫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法定股本爲5萬美元,崔祥瑞是公司創始人,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提供由公司自主開發的“中醫大腦”賦能的中醫醫療服務,中醫大腦在公司成立當年即推出,其作用是支持醫生爲患者提供準確、個性化及有效的治療。2019年,問止中醫開辦首家線下實體診所,2021年取得互聯網醫療牌照,開始從事線上診斷服務。2022年,問止中醫涉足中醫養生產品。
報告期內,問止中醫的收入主要來自中醫醫療服務,該業務涉及癌重症、疑難症及全科三個領域,涵蓋線上平臺及線下診所提供的全方位中醫諮詢、處方、治療及隨訪服務,同時包括通過自營的煎藥中心提供煎藥服務。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中醫醫療服務收入分別約5042.1萬元、1.67億元和1.55億元,佔公司總收入比重在80%以上,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佔比達到89.4%,毛利率達到60.7%。
儘管業務規模在不斷擴張,但問止中醫在報告期內仍處於虧損狀態。2022年—2023年,公司分別虧損約1.54億元、1.94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約1.73億元,虧損約5572萬元。
招股書顯示,自2018年9月到2024年11月,問止中醫共進行5輪融資,金額合計約2171.8萬美元,其中前四輪是以向投資者發行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形式完成。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平值虧損約1.6億元、2.4億元和9890萬元。
市場競爭激烈
此次IPO,問止中醫擬將募資用於8個方面,其中包括用於將公司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問止中醫所處的中醫醫療服務行業在國內具有高度分散的特點,因此,即便該公司是2023年國內最大的AI中醫服務商,其市場份額也僅有1.5%。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儘管發展和整合的潛力巨大,但國內中醫醫療服務行業在供需兩端均存在痛點。在供給端方面,中醫醫療服務極度依賴稀缺的醫術精湛且經驗豐富的中醫師。2023年,國內僅有約70萬名持牌中醫師,高級中醫師的佔比不到5%,不足以滿足巨大需求。此外,中醫師的薪酬在中醫醫療機構的總成本中佔比普遍較高。在需求端方面,患者普遍地理位置分散,對中醫益處的認識也有限。中醫醫療服務提供商往往面臨高客戶獲取成本、低治療依從性的問題。基於種種挑戰,中醫醫療服務提供商難以實現顯著的增長及擴張。按收入計算,2023年前十大中醫醫療服務提供商佔整體市場的比例不足5%。
問止中醫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已建立廣泛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並整合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兩者相輔相成。截至2025年1月1日,問止中醫在深圳、廣州、廈門、成都、鄭州、長沙及濟南共運營8家線下實體診所,並在深圳、成都及濟南運營3家煎藥中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中醫醫療服務所觸及的客戶範圍已擴大至全國339個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業務拓展,問止中醫的銷售開支也在增加。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該項費用分別約870萬元、2510萬元和1850萬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14%、13.3%和10.7%。其中,促銷、品牌推廣及營銷開支佔銷售開支總額的比重在90%左右。
問止中醫在招股書中表示,鑑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旨在通過品牌推廣活動及提高治療效果來擴大客戶羣並增強公司的品牌形象。
(編輯:曹學平 審覈: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