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掀養生潮流! 美國醫師都推崇

「食療」即食物療法,強調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圖片取自Photo AC)

現代人注重養生,如何吃得健康成爲日常課題。近期,食療議題受關注,攝取食物不再只注重熱量控制,更聚焦調理身體。美國知名醫師麥克˙葛雷格(Michael Greger, MD.)也出版食療相關書籍《食療聖經》,提倡以食物作爲療愈身心的天然處方,吹起養生風潮。

現代人日益重視飲食健康,許多食物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對身體也有多種益處。「食療」即食物療法,強調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人們透過合理搭配各種食材,選用原型食物來攝取天然營養,進而提升抵抗力、防治疾病,並且依照季節變化調整食材選擇,享受美味料理的同時也能兼顧健康調理。

《食療聖經》的作者之一麥克醫師,是美國生活型態醫療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Lifestyle Medicine)的創始成員。他在書中指出,美國的前15大致死疾病中,每一種都能用特定蔬食來預防,如薑黃素會破壞癌細胞的蛋白質、4顆巴西堅果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吃大蒜可清除肺部細菌、綠花椰菜防止肺癌細胞蔓延等。

葛雷格醫師以科學爲基礎,將食療法融入日常飲食,大大促進營養的吸收率。他也經營熱門網站「食物真相」(NutritionFacts.org),免費提供大衆最新的營養研究資訊和文章給大衆參考。

此外,中醫理論認爲,「藥食同源」是食療的核心理念,因爲食物具有「4性5味」的特質,性分寒、熱、溫、涼;味有酸、甜、苦、辣、鹹5種味道,不同的特性也對應不一樣的調理功效,如《黃帝內經》指出「調理陰陽,陰平陽秘」,意指透過食物來調整身體機能,達到陰陽調合的作用,使身體維持健康與穩定。

不過,仍需提醒大家,食療屬於輔助手段,食補應根據個人體質適當調整,若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瞭解自身健康狀況。所謂「藥食同源」,唯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真正發揮食療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