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崔傑爾:早起的口苦口臭,中醫3步清胃火,改善口腔環境!

你是否有過早起,口苦的不行,甚至有的反酸水,這些症狀往往與胃火過旺有關。胃火旺盛不僅會導致口苦、反胃,還可能伴隨口臭、牙齦腫痛、便秘等症狀。接

中醫辯證

胃火熾盛:口苦、口乾、口臭,反胃欲嘔,消谷善飢(食慾旺盛但易飢餓),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常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甘厚味,或情志不遂,鬱而化火,導致胃火熾盛。

肝膽溼熱:口苦、脅肋脹痛,小便黃赤,大便不調,舌紅苔黃膩。外感溼熱之邪,或飲食不節,溼熱內生,蘊結肝膽等等都會導致肝膽溼熱。

陰虛火旺:口苦而幹,五心煩熱(手心、腳心及心胸煩熱),盜汗,舌紅少苔。久病傷陰,或熱病後期陰液未復,導致陰虛火旺。

三步清胃火

第一步:調整飲食

清淡爲主:減少辛辣、油膩、煎炸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西瓜、冬瓜、黃瓜、苦瓜等具有清熱瀉火作用的食物。

適量飲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口苦症狀。

第二步:中藥調理

清胃散加減:適用於胃火熾盛者,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黃、當歸、牡丹皮、黃連、升麻等,具有清胃涼血的功效。

龍膽瀉肝湯加減:適用於肝膽溼熱者,主要成分包括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等,具有清肝膽、利溼熱的功效。

第三步:生活調養

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有助於調節身體機能,緩解胃火症狀。

情緒管理: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情緒波動過大,有助於疏肝解鬱,減輕胃火。

需要提醒大家,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因此在採取任何調理措施前,最好先諮詢專業中醫師的意見,以確保調理方案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