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年產值逾30億 嘉大攜手產業推動臺灣中草藥創新應用
嘉大團隊團隊研發的「抗疲勞薑黃康普茶」,已技術移轉予生技公司並正式上市。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以「食農產業創新」爲核心,積極推動跨域合作與產學聯手,展現了在中草藥應用領域的卓越成果。嘉大不僅開發出多項具市場潛力的產品,還協助臺灣中草藥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成功結合大學社會責任與產業貢獻。
目前,臺灣中草藥產業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期。根據農業部的統計,雖然中草藥材年產值超過30億元,但其中超過9成依賴進口,本土藥用植物栽培面積僅約500公頃。面對國際市場對天然保健產品的龐大需求,如何將臺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傳統藥用知識轉化爲產業競爭力,是一項重大挑戰。
嘉義大學農藝學系主任許育嘉領導的「中草藥產業創新應用研發團隊」,結合農藝、生化科技、行銷觀光、微生物藥學及生物資源等多領域專家,建立起跨學科合作的典範。團隊從種原蒐集、基原鑑定到栽培技術,逐步建構完整的中草藥研發鏈,爲臺灣中草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在種原保育與品種開發方面,嘉大團隊成功蒐集包括臺灣胡椒、覆盆子、白朮、茵陳蒿及蓼藍等特色藥用植物,並建立完善的種原庫,成爲未來育種改良與商業化的重要資源。同時,示範農場引入低碳栽培與智慧農業技術,透過感測器及物聯網精準監測水肥與環境條件,不僅提升了藥材活性成分的含量,也確保了品質穩定性。此外,團隊還建立了一套基原鑑定技術與成分分析平臺,有效辨識藥材真僞及分析活性成分,從而避免混僞流通並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在商品化方面,嘉大團隊成功開發出「抗疲勞薑黃康普茶」,並技轉給大地康健生技公司上市,產品結合薑黃的傳統功效與現代發酵科技,獲市場熱烈迴響。此外,嘉大還攜手嘉義中埔藥材班,推出了「臺灣青草漢方茶包」及「天仙果茶」。透過現代加工技術與創新設計,這些產品賦予傳統藥材新的價值,不僅提升了市場競爭力,也協助在地農民實現六級化產業升級。
嘉大團隊蒐集臺灣本土中草藥種原,逐步建立完整種原庫系統。圖/嘉義大學提供
藉由參與各種生技展覽,讓相關業界與一般民衆能認識團隊所研發的中草藥產品。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大團隊建置中草藥示範農場與低碳生產栽培模式。圖/嘉義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