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指責撤離不到位 基層警消怒:1天8000人有本事你來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下游光復市區佛祖街災情慘重。(羅亦晽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前天 (23日)下午發生溢流,造成下游光復市區災損慘重,中央卻指責地方撤離不到位,致傷亡憾事,須檢討及追究責任,有位自稱縣府一線人員看不下去跳出來反擊,中央單位撤離人數持續變動,從600人到前一天的8000人,還發明「垂直避難」方式,地方努力按中央要求辦事還被責怪,痛批「有本事你自己來」,另有基層警消坦言,鄉親最後有沒有上樓真的無法確認。
有位自稱自己是縣府一線基層警消人員在網路社羣平臺指出,林保署9次通知一直更動,最終建議撤走600人,縣府也在21日自行撤離民衆到22日;儘管最後從600人改成8000人,基層都很努力、盡力做,中央卻指責地方撤離不利,批評「內政部的臺大團隊和陽明交大團隊交代,因爲要疏散數千人和緊急修改應變場址有很大難度,才讓民衆選擇採取垂直避難」。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下游光復市區佛祖街災情慘重。(羅亦晽攝)
這位基層人員心寒表示,千錯萬錯都是警消的錯,內政部到21日晚上才確認要撤離多少人和範圍,「我們警消是神仙嗎」,一天撤8000人,「本事你來啊!」
1名不願具名的基層員警指出,當初中央單位最早畫出來的撤離區域,與這次發生災情區域不同,水患前1、2天,縣府與公所有持續開會討論撤離事宜,不過中央前一晚突然指示撤離範圍增大,但地方反映避難場域有限可能沒辦法收容太多人,最後中央提出若家戶有2層樓以上,就採「垂直避難」。
據瞭解,公所在大水來的前一晚已陸續撤離下游約80多人,隔天中午也陸續啓動強制撤離措施,但還有近5400人選擇垂直避難。
該名員警坦言,疏散撤離執行端是公所,警方只是配合協調不願撤離的民衆,至於採垂直避難的部分,真的很難確認鄉親到底有沒有上到2樓,加上當時也不知道水來得又快又急,更沒預料到會衝破堤防溢流進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