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爲錢吵翻 葉元之質疑:蔣萬安抗議這件事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資料照片)

立法院即將審查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是新版《財劃法》上路後首度編列預算,卻立刻引發爭議。國民黨立委葉元之分析,中央給地方的錢有三種方式,一是財劃法的統籌分配稅款,第二是計劃性補助款,第三是一般性補助款。現在發生問題的,首先是統籌分配稅款水平分配的計算公式,其次就是蔣萬安抗議的一般性補助款改爲申請制。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1日在中天電視《大新聞大爆卦》分析,中央給地方的錢有三種方式,一是財劃法的統籌分配稅款,第二是計劃性補助款,第三是一般性補助款。

統籌分配稅款有2個部分,一是「垂直分配」,亦即稅款多少歸中央?多少歸地方?早期是6成歸中央,4成歸地方;後來是7成5歸中央,2成5歸地方。去年修財劃法,大約是6成多歸中央,3成多歸地方。

二是「水平分配」,去年修法時有一項公式,現在結果出來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樣,有些縣市例如金門馬祖發現居然減少,問題出現在水平分配的公式上。

計劃性補助款是指地方訂計劃向中央申請,例如治水、軌道等,這會出現誰和中央關係好,就會多給一點。

「現在是一般性補助款出問題」,葉元之解釋,中央指定地方要做的事情,因爲地方財源不足,所以中央用一般性補助款補貼給地方。例如蘇貞昌當時要求「班班有冷氣」,冷氣要電費,因此中央透過一般性補助款給地方。

「結果行政院改變作法」,葉元之說,現在一般性補助款放在中央部會,地方要的話去申請,例如學校要冷氣電費,那就申請。這時中央就不一定要給地方,並且以前是給百分之百,現在搞不好只給百分五十,剩下自己去想辦法。蔣萬安抗議的就是這件事。

葉元之質疑,中央的預算沒有變少,今年是2兆9千多億,明年是3兆多,爲何還要苛扣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多的錢花到哪裡?是不是又要給綠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