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後肌肉痠痛 2穴道有助消除疲勞
健康熱門
越來越多銀髮族和忙碌的上班族瘋「超慢跑」,醫師提醒,超慢跑屬於心肺有氧,並無法取代所有運動,人的肌肉在30歲後逐漸流失,需要的是「重量訓練」,如啞鈴、槓鈴、腿推機、伏地挺身、深蹲等,讓肌肉出力,才能強壯與雕塑身體,達到抗老化、顧關節等效果。
建功馬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魏僑指出,重量訓練是用「重量、阻力」來訓練肌肉,可讓身體更結實,肌肉變強、線條更明顯;也能刺激骨頭生長、提升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風險,預防老化;調節發炎反應,尤其對老年人、代謝症候羣、肥胖者具保護作用;還可提升骨骼肌葡萄糖攝取量,降低胰島素阻抗,有助糖尿病改善。
不過,許多人重訓完常出現「延遲性肌肉痠痛」,當天做完可能神清氣爽、沒有不適,但訓練後24至72小時,痠痛感卻鋪天蓋地襲來。魏僑說明,重訓時,肌肉會受到細微損傷及微小撕裂傷,出現發炎反應如紅腫疼痛,但身體會啓動修復機制,修復損傷,讓肌肉變得比原本更強壯有力。
魏僑建議,痠痛時除了拉筋、熱敷,也可透過中醫療法「按摩穴道」,幫助養生又消除疲勞。首先是「豐隆穴」,正下方就是小腿前側的脛前肌,與腳板往上勾的動作有關,局部點按豐隆穴15~20秒,可放鬆小腿肌羣,也有利溼、化痰的功效。
另一穴道是「血海穴」,位於膝蓋內上靠近大腿的「股內側肌」。健身時經常會練腿,如深蹲或腿推,最有感的部位就是大腿前側最大塊、最強壯的肌肉「股四頭肌」,其中的股內側肌用來幫助膝蓋骨穩定、避免外翻。當這條肌肉失能,會造成大腿內側疼痛或膝蓋痛,局部點按血海穴15~20秒,可以治療膝蓋疼痛,也有治療女性月經不調效果。
魏僑提醒,正常延遲性肌肉痠痛大約持續3天,若超過3天仍未痊癒,或重訓當下出力就感到疼痛,很可能是已經造成扭傷、拉傷,放任不管可能造成肌肉僵硬、延展性變差等問題,該部位也更容易形成慢性疼痛,務必找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員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