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蘋果(AAPL.US)追加1000億美元在美投資 看好果鏈公司估值修復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年8月6日晚,根據財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蘋果公司(AAPL.US)CEO庫克共同宣佈,蘋果公司將承諾對美國國內製造業新增1000億美元投資,該行認爲這是蘋果進一步規避硬件產品未來面臨懲罰性關稅的措施。當前A/H股果鏈代表公司估值較低,該行看好果鏈階段性利空落地帶來的情緒修復;該行也看好蘋果2025-27年的硬件創新週期。建議重點關注有蘋果業務貢獻基礎業績,同時卡位AI業務、摺疊屏、機器人等新領域的公司。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如何看待果鏈估值修復?
2025年4月至今,果鏈代表公司股價雖然修復到了4月2日對等關稅之前的水平,但Q2整體漲幅落後、估值仍然便宜。目前果鏈代表公司平均估值對應2026年約18倍PE(Wind一致預期),除少數因AI算力上漲的標的,大部分公司都不到20倍PE。考慮到“關稅影響消除 + 進入下半年板塊切換到2026年估值水平”,該行認爲果鏈公司2026年PE估值有望修復。後續潛在催化包括:1)232關稅調查落地;2)iPhone17新機需求超預期;3)端側AI(Apple Intelligence)進展;4)2026年iPhone NPI機型變化等,均有望擡升果鏈整體估值。
如何看待產能轉移?
根據8月6日的最新表態,蘋果公司累計對美國製造業投資承諾達到6000億美元(今年2月蘋果已承諾未來4年對美投資5000億美元),該行預計投資將以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芯片、零部件爲主,同時AI服務器整機也有希望在美國本土生產。從當前蘋果硬件產品的產能分佈來看,iPhone當前約80%產能在中國大陸,20%產能在印度;AirPods/Watch/iPad/Mac等產品國內產能佔比約在40-60%,海外產能集中東南亞等國家。該行認爲未來多地化產能佈局以分散關稅風險仍然是明確方向,中期維度該行仍然看好目前核心供應鏈公司的配套出海。
展望蘋果新品:2025-27年硬件創新仍在持續
2025年:蘋果雖然在AI迭代上進展低於預期(蘋果管理層表示端側系統級AI功能有望在2026年落地),但iPhone17在硬件上仍然是適配AI功能而在升級,包括PCB、VC均熱板、高功率電源等,此外新增超薄機型iPhone17 Air,以及在Pro系列中的後蓋採用“金屬+玻璃”複合方案也有望在外觀上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2026年:軟件端建議重點關注系統級AI的落地。硬件角度關注:1)蘋果首款摺疊屏:該行預計初期備貨大幾百萬臺,邊際變化在於鉸鏈,UTG蓋板,碳纖維支撐件及小件,3D打印新工藝;2)新形態AirPods:集成光學功能;3)Apple Vision Pro迭代以及眼鏡產品進展;4)iPhone18:硬件創新包括散熱VC均熱板下沉,可變光圈創新。
2027年:作爲蘋果20週年產品,該行預計軟硬件升級都可以期待,包括眼鏡、摺疊屏產品上的迭代,以及iPhone上的顯著升級,如3D背板玻璃、玻塑混合鏡頭、潛望微棱鏡創新等。
風險因素
關稅政策反覆;宏觀經濟波動;蘋果硬件產品銷量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各廠商技術升級不及預期;匯率波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