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民營企業或將進一步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所長、大顯身手,在投資策略上建議關注A股的核心資產補漲機會
文|楊帆 於翔 裘翔 劉春彤 竇子豪
2025年2月17日,在時隔六年多後,中央再次召開由總書記參與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從2018年到2025年,兩次座談會都是在民企信心階段走弱的背景下召開,也都意在重振民企信心、激發民企活力。展望未來,我們認爲公平競爭和法治建設或仍將是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的重要發力點,一方面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競爭、平等使用要素,另一方面則以民營經濟促進法爲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讓民營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經營。我們預計在領導表態和政策支持下,民營企業或將進一步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所長、大顯身手。在投資策略上建議關注A股的核心資產補漲機會。
▍事項:
202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上午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在聽取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
▍近年總書記參加的兩次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均在民企信心階段性走弱之際召開,爲民企發展注入“強心劑”。
2018年,在“去槓桿”的宏觀背景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持續凸顯。11月,總書記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駁斥了“民營經濟離場論”、“新公私合營論”等錯誤論調,以“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的表述極大鼓舞了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而到2024年下半年以來,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遭遇困難,私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再次轉負,企業家信心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在此背景下,在再次召開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總書記“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等表述提振士氣、振奮人心,鼓舞廣大民營企業家奮力拼搏。
▍雖然近年來民營企業發展遇到了暫時的問題,但也在拼搏前行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近年來,在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背景下,部分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遇到一定困難。但引用總書記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的話,我國民營企業同樣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特別是在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根據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24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創新狀況報告》,民營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成爲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以及推動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2025年以來,阿里巴巴發佈Qwen 2.5 Max模型,Deepseek爆火全球,宇樹機器人亮相春晚,比亞迪以高階智駕覆蓋全系主流車型等,更是彰顯了民營企業強大的創新能力和蓬勃的創新活力。
▍實際上,自2023年9月民營經濟發展局成立以來,政策層在強化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保障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已有大量工作。
在法治建設上,一方面,202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佈,以着力爲民營經濟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面,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穩預期強信心。在要素使用上,2024年7月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等,爲民營企業發展打開廣闊空間。在政企溝通上,僅2024年李強總理就主持召開四次專家企業家座談會,從中央到地方,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逐步建立。
▍中央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是一以貫之的,未來或繼續着重從強化公平、健全法治兩方面爲民營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我們認爲,在公平方面,政策重點在於使民營企業能夠公平獲得要素、公平參與競爭,例如在融資上建立民營企業信用狀況綜合評價體系,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等,以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再例如向民企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讓民營企業在國家攻關中大展所長、大顯身手。在法治方面,則是使民營企業家能放心投資、安心經營。一方面規範各類涉企執法,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着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促進企業的正常運作、健康發展。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將於2月24日至25日舉行,議程包括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我們建議關注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審議出臺情況。
▍當前仍處於春季躁動窗口期,後續核心資產有望補漲。
首先,春季躁動窗口期十分清晰。我們預計,4月前美國的重心仍在其國內和“非中”國家,中美間以溝通與試探爲主;一季度國內經濟運行平穩,三月兩會相關的宏觀政策前瞻較爲一致。其次,中國資產敘事正在發生明顯變化。DeepSeek讓中國科技突破的敘事升溫,哪吒2突破百億票房帶來文化影響力提升,萬科背後國有股東近期持續的信用背書提振了地產防風險的信心,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的順利召開極大改善了企業家和投資者的預期。最後,市場邊際資金結構在起變化。港股近期的持續上漲也使得市場對後續外資繼續流入中國資產的預期不斷升溫;國內活躍資金倉位已處高位,極致持倉風格的機構亦有再平衡需要。
▍我們認爲,科技和主題板塊的相關情緒指標均處於歷史高位,港股迅速修復估值後,A股核心資產反而成爲階段性窪地。
截至2月14日,恆生指數、恆生科技、“茅指數”、“寧組合”的年內累計收益率分別爲12.8%、23.7%、3.2%和5.6%,走勢分化現象明顯,A股的核心資產明顯較弱。我們預計想象空間足夠大、低位時間足夠久、機構持倉出清相對徹底的品種持續性相對較強,其中鋰電和創新藥值得關注。DeepSeek帶來的情緒催化歸於平靜後,我們預計AI板塊會向景氣確定性更強的方向縮圈,智能駕駛和端側AI是值得持續關注的方向,DeepSeek推動的AI本地化部署浪潮也會帶來市場對端側設備芯片、內存和電池等環節的關注。
▍風險因素:
外部環境超預期惡化風險;宏觀經濟超預期下行風險;政策不及預期風險。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2月17日發佈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學習體會—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爲》報告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