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華夏基金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1.23億元;最高浮盈200%!公募年內豪擲142億參與定增|券商基金早參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NO.1 中信證券:華夏基金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1.23億元

8月6日晚,中信證券發佈了旗下控股子公司華夏基金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快報。業績快報顯示,華夏基金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42.58億元,淨利潤11.23億元,綜合收益總額11.06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華夏基金總資產爲205.25億元,總負債爲66.91億元。華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資產規模爲28512.37億元。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華夏基金共實現營業收入36.69億元,淨利潤10.62億元。若以此計算,今年上半年華夏基金營業收入、淨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爲16.05%、5.74%。

點評:華夏基金上半年業績穩健增長,淨利潤達11.23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6.05%,反映其資產管理能力持續提升。作爲中信證券重要子公司,該業績將增強中信證券整體財務表現。公募基金板塊有望受益於行業景氣度提升,吸引更多資金關注。頭部基金公司良好表現也將爲資本市場注入信心,體現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潛力。

NO.2 最高浮盈200%!公募年內豪擲142億參與定增

公募今年參與定增熱情高漲。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按定增上市日統計,截至8月5日,今年以來共有24家公募機構參與到47家A股公司定增,合計獲配金額達141.98億元。從定增股浮盈情況來看,46只公募定增股上半年實現浮盈。其中,6只公募定增股當前浮盈比例在10%以內,5只公募定增股浮盈比例在10%至19.99%,23只公募定增股浮盈比例在20%至49.99%,7只公募定增股浮盈比例在50%至99.99%,另有4只公募定增股浮盈比例不低於100%。具體來看,公募定增獲配金額4538.7萬元的晶華新材,當前浮盈金額達9117.64萬元,浮盈比例高達200.89%,參與該股定增的4家公募機構分別是財通基金、東海基金、諾德基金和興證全球基金。

點評:公募機構積極參與定增市場,年內投入近142億元,顯示其對部分優質公司長期價值的認可。46只定增股實現浮盈,部分標的收益率可觀,反映機構通過定增獲取折價優勢的投資策略成效顯著。此現象或帶動市場對定增概念股的關注,增強機構投資者參與熱情,爲市場注入活力,同時也彰顯專業機構在價值發現方面的積極作用。

NO.3最高收益率近8%,首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悉數建倉

最新的基金淨值變化數據顯示,首批26只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已經開始建倉。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最新公開披露的信息),26只基金中有22只成立以來實現正收益,佔比超過80%,最高收益率接近8%。26只基金的成立時間從6月6日到7月23日,其間上證指數年內首次觸及3600點,有利於浮動費率基金建倉。但由於建倉速度和方向不同,不同基金之間的淨值漲跌各異。首批浮動費率基金的初期業績整體不差,有望爲第二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的募集和後續運作起到示範作用。

點評:首批浮動費率基金建倉表現亮眼,超八成實現正收益,最高近8%,反映管理人積極把握市場機會。此類創新產品業績分化明顯,考驗基金經理擇時能力。浮動費率模式將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有望提升公募行業整體競爭力,引導市場關注長期價值投資,爲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

NO.4 紅塔證券:擬以1億元至2億元自有資金回購股份

8月6日,紅塔證券發佈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回購報告書。內容顯示,紅塔證券回購方案實施期限爲2025年8月4日至2026年8月3日,預計回購金額爲1億~2億元,回購資金來源爲自有資金,回購價格上限爲12.76元/股。

點評:紅塔證券擬以1億至2億元自有資金回購股份,彰顯公司對自身價值的認可及發展信心。此舉將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升每股收益,對股價形成支撐。券商板塊中類似回購舉措或引發關注,板塊估值有望獲得修復。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積極回購傳遞積極信號,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增強投資者信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