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百信銀行2025年上半年總資產規模增至1195億元
近日,中信銀行披露了旗下中信百信銀行2025年上半年業績。2025年,中信百信銀行聚焦國家重要戰略決策部署,錨定普惠金融基座,紮實推進高質量戰略轉型。截至報告期末,中信百信銀行總資產1,195.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0%;淨資產94.5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0%;實現營業淨收入28.75億元,同比增長28.64%;淨利潤4.72億元,同比增長1.66%,整體經營呈現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
報告顯示,中信百信銀行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強化自營能力體系建設,依託自身數字化優勢,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及性,切實服務小微企業和新市民等普惠客羣,爲用戶提供更可得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百信銀行客戶貸款餘額902.90億元,較年初增長8.14%;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11.62億元,較年初增長22.65%。
踐行普惠金融使命,助力實體經濟煥發新活力
作爲原生的數字普惠銀行,中信百信銀行堅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產業金融爲抓手,關注小微企業個性化融資需求,通過全數字化操作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降低准入門檻,以差異化服務模式創新,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截至2025年6月末,產業金融貸款規模較年初增長26%,顯著高於全行整體貸款增幅,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作用持續凸顯,其創新服務小微企業的實踐成果獲《人民日報》經濟版專題報道。
與此同時,中信百信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提振消費政策,聚焦用戶多元的生活消費需求,開展多輪消費金融專項行動,不斷優化旗下自營信貸產品“好會花·借錢”,對優質客戶適當提升個人貸款額度上限,支持裝修等大額支出需求;對有長期消費需求的客戶適當延長貸款期限,並通過數據驅動實現額度利率精準匹配,持續優化線上操作流程,提升數字金融服務體驗,爲激活市場消費活力注入新動能。
科技驅動金融服務創新,積極探索前沿科技應用
報告期內,中信百信銀行充分發揮自身數字化優勢,啓動“用戶魔方”項目,通過先進數據治理體系與AI引擎分析,構建全息用戶畫像,助力中小微企業授信審批效率提升65%,有效解決普惠小微客羣“融資慢”難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便捷性,該項目榮膺2025年《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數據及分析基礎設施實施”獎。
此外,中信百信銀行打造的“靈犀”智能體,針對傳統智能客服在服務響應滯後、自助解決率低、服務獲取路徑複雜等痛點,創新探索“一句話銀行”能力,實現客戶服務的智能交互體驗。用戶通過微信小程序“中信百信銀行微服務”,僅需“一句話”指令,即可完成轉賬、餘額查詢等金融服務的諮詢與辦理。截至上半年,AI輔助解決率實現82%,爲探索大模型在智能客服領域的落地應用提供了百信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