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放款6月增千億元創史上同期次高 金管會曝2原因
新臺幣。路透
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10兆5,690億元,單月大增1,020億元,月增額寫史上同期次高紀錄。累計上半年新增放款2,310億元,已達全年增額目標4,600億元的一半(50.2%),顯示達標進度正逐步追上。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分析,6月放款動能強勁,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中小企業營運週轉金與投資需求增加,包括設備、土地與建築融資;二是季節性因素影響,部分業者提前爲第3季備貨。
市場觀察,6月更受關稅豁免倒數、AI需求續熱及匯率持穩等利多支撐,帶動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爆發。
一家銀行主管坦言,提前拉貨潮確實推高放款量,但此動能恐在第3季後逐漸降溫。下半年各國關稅方案陸續出爐後,傳統產業與非AI電子業在庫存偏高與關稅壓力下,放款需求恐轉向銀行「紓困」以填補資金動能缺口。
對全年能否達標,侯立洋表示,下半年全球經濟變數多「撲朔迷離」,尚需持續觀察。2025年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增額目標爲4,600億元,較2024年的4,200億元再增400億元或9.5%,並改寫史上最高目標紀錄。
歷來國銀對中小企業新增放款目標幾乎年年達標,唯一失守是在金融海嘯時期(2008年7月至2009年底),一年半僅增加323億元,達標率僅一成。
金管會12日公佈6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狀況。從今年月度表現來看,1月新增239億元,2月急縮至68億元,3月回升至430億元。
4月受惠關稅豁免期放量至525億元,5月因臺幣急升2元幾乎急凍,僅增28億元。
6月匯率持穩、AI動能續航,加上關稅豁免倒數,單月新增量衝上千億元,使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創新高,但年增率4.81%已連兩個月走低。
上半年新增放款量前三大銀行清一色爲民營業者,其中中信銀以412億元居首,臺新銀317億元次之,北富銀298.8億元排名第三,顯示民營銀行在中小企業市場佈局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