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烏關係的變遷,從友好合作到衝突的轉折?
最近,美國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新聞很熱鬧。從澤林斯基被白宮趕出門,到美國獅子大開口,要求烏克蘭50%自然資源,還逼着烏克蘭歸還美國5000億美元。
澤連斯基最近在基輔開了個記者招待會他說:烏克蘭重建需要大量資金,首要任務是爲烏方提供安全保障。誰給烏克蘭安全保障,烏克蘭就允許誰的企業參與重建並盈利,他還特意提到中國,說中國有可能“阻止”俄羅斯,並表示願意與中國溝通。話裡話外都在向中國示好。這一切都是澤林斯基咎由自取,現在我們回顧一下中烏從戰略伙伴關係到衝突的轉折。
1991年,烏克蘭掙脫蘇聯的懷抱,宣佈獨立,自此,中烏兩國的友誼之船揚帆起航,開啓了長達28年的友好合作期。在這近三十年的悠悠歲月裡,中烏關係親如兄弟,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頻繁互動,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其中軍事裝備合作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更是舉世矚目,堪稱國際合作的典範。
2013年,是中烏關係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兩國簽署《中烏友好合作條約》,正式建立戰略伙伴關係 ,這一舉措將雙方的合作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爲後續的合作奠定了更爲堅實的基礎。
在漫長的合作歷程中,中烏雙方在諸多關鍵項目上攜手共進。軍事裝備領域,中國海軍的標誌性艦艇遼寧艦,其改造升級就離不開烏克蘭的技術支持;AI25TLK發動機、UGT - 25000燃氣輪機等關鍵裝備技術的引入,爲中國軍事裝備的現代化進程注入了強大動力;伊爾 - 78加油機拓展了中國空軍的作戰半徑,9B - 1101K導引頭、無源雷達提升了軍事探測與制導能力,野牛氣墊艇增強了兩棲作戰實力,在覈潛艇技術和冶金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讓中國在相關領域取得顯著進步。
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以生產航空發動機聞名於世,當時馬達西奇公司生產陷入困境。2015年中國天驕航空和馬達西奇簽署了合作協議,當時大家笑臉相迎,拍照留念,滿懷期待。衆多烏克蘭專家懷着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合作的誠意,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定居,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經驗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爲中國航空事業添磚加瓦。儘管合作之路遭遇俄羅斯的多方阻撓,但中烏雙方憑藉堅定的合作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合作持續深入推進,馬達西奇公司甚至有意出售56%的股份給中國,這種深度的信任與合作在國際商業合作中極爲罕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澤連斯基上臺後,中烏關係急轉直下,馬達西奇事件成爲兩國關係惡化的導火索,堪稱“馬達西奇事變”。澤連斯基一心想要抱緊歐美的大腿,急切加入北約,爲了向西方表忠心,不惜將中國利益當作投名狀。致使中國公司損失高達45億美元,及其收購馬達西奇股份,澤連斯基卻毫無徵兆地對馬達西奇老闆展開調查,以莫須有的核心產業非法轉移到境外罪名對其提起刑事訴訟,把80多歲的老廠長博古斯拉耶夫抓進監獄,扣上個"叛國罪"的帽子。同時凍結中國公司的股份。2021年,更是變本加厲,不顧中國多次明確反對和嚴正警告,批准烏克蘭當局對投資馬達西奇的中國法人和個人進行制裁,凍結中國全部資產,禁止中國法人代表入境或過境烏克蘭。
到了2021年底,烏克蘭更是將馬達西奇100%的股份全部轉交給烏克蘭犯罪資產管理局,這一系列行爲無異於明火執仗的搶劫。搶劫完成後,澤連斯基還公然跑到歐洲宣稱,他們已堅決徹底地制止了中國收購烏克蘭產業的行爲,曾經親密無間的中烏關係由此降至冰點。
澤連斯基執政下的烏克蘭,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僅在馬達西奇事件上背信棄義,還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屢屢犯錯,公然支持亂港分子和“臺獨”勢力,這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嚴重侵犯,觸碰了中國的底線。一個國家在外交路線上選擇親美反俄,本是其主權範圍內的事,但絕不能以犧牲他國利益、挑戰他國底線爲代價。
2022 年初,俄烏之間那場震撼世界的衝突驟然爆發。這場衝突的爆發,給國際局勢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深刻的影響。
鑑於烏克蘭此前種種損害中國利益的行徑,中國在這場衝突中的態度至少是不反對俄羅斯出兵。要知道,烏克蘭在馬達西奇事件中背信棄義,嚴重違背了商業誠信原則,給中烏之間的合作蒙上了陰影。不僅如此,其還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屢屢犯錯,公然支持亂港分子和“臺獨”勢力,這種行爲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觸碰到了中國不可逾越的底線。
回顧過往,如果澤連斯基沒有如此一意孤行地反華,或許烏克蘭的處境會截然不同。倘若他能以更加明智和長遠的眼光看待與中國的關係,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做出那些損害中國利益的錯誤舉動,那麼烏克蘭也許不至於在國際上陷入如今這般孤立無援的艱難境地,也不會遭受戰火那無情的侵襲。
從這個角度來看,烏克蘭如今的悲慘下場,很大程度上是澤連斯基咎由自取。他的短視和錯誤決策,宛如一把無情的利刃,不僅親手破壞了中烏多年來辛苦建立和維繫的友好關係,更是將烏克蘭無情地推向了戰爭的黑暗深淵。在這場戰爭的浩劫中,烏克蘭人民承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