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升護照「含金量」 10年躍30名 美則首次跌出前10

全球護照「亨利護照指數」2025年度報告,中國表現搶眼,10年間排名飆升30位。圖爲中國護照。(取材自中國公安部)

全球護照權威排名「亨利護照指數」(Henley Passport Index)近日發佈2025年度報告,新加坡以192個免籤/落地籤目的地連續第9年蟬聯「全球最強護照」;中國表現搶眼,不僅十年間排名飆升30位,更憑藉快速擴展的免籤網絡,成爲新興經濟體中護照「含金量」提升的典範。而美國則因簽證政策收緊及國際關係波動,首次跌出前十。

香港文匯報據中通社報導,「中國護照的進步,是外交實力與國際責任雙重提升的結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分析,近年來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沿線國家互惠簽證協議,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如簽署RCEP),推動更多國家給予中國公民免籤待遇。此外,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與龐大的出境旅遊市場(年出境遊人次超1.5億),也讓各國更願意通過免籤政策吸引中國遊客與投資者。

亨利護照指數的年度變化,本質上是全球權力與互信關係的「晴雨表」。新加坡的穩健、美國的下滑、中國的崛起,共同勾勒出「西方中心」向「多極均衡」轉移的趨勢。對普通公民而言,護照「含金量」的提升不僅意味着旅行便利,更反映了國家綜合實力爲個人發展賦予的「隱性權益」。

報導指出,正如亨利護照指數創始人克里斯蒂安‧亨利所言:「護照的價值從不取決於紙張本身,而是背後國家的全球影響力與夥伴關係網絡。中國的進步,正是這一邏輯的最佳註腳。」

曾是亨利指數「常客」的美國,2025年僅位列第11名,爲歷史首次跌出前十。

據報導,報告顯示,美國護照免籤目的地數量從2015年的174個降至2025年的166個,且近三年因簽證審查趨嚴、與俄羅斯和伊朗等國關係惡化,免籤國數量持續萎縮。

專家認爲,美國護照「含金量」下滑不僅是簽證政策的倒退,更折射出其國際影響力的相對減弱——當傳統盟友對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強,「美國護照=全球暢行」的刻板印象正被打破。

報導指出,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護照的「加速升值」。據亨利指數,中國護照排名從2015年的第94位躍升至2025年的第64位,十年間飆升30位,是同期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

更具標誌性的是,中國護照免籤目的地數量十年間增加37個,目前達146個;在「亨利開放指數」(衡量一國對外簽證寬鬆度)中,中國更憑藉過去一年新增30個免籤國的「簽證友好」舉措,躍居第65位,免籤國數量(76個)首次超過美國(7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