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優勢關鍵是抓住機遇(現場評論)

一棟閒置10餘年的爛尾樓,如今成了精品微短劇基地,8個月集聚了40餘家企業,新業態生機勃勃。在山西臨汾經濟開發區,這一變化令人欣喜。“何以可能?”答案是“機遇”二字。

臨汾是中部地區的資源型城市和重工業基地,煤、焦、鐵三大產業目前在工業中仍佔大頭。臨汾人心裡清楚,面對趨緊的資源約束、嚴峻的環保形勢,只有轉型纔有出路,而只有抓住新的機遇,才能轉型成功。

心明眼亮才能看清機遇。轉型首在轉觀念。長期以來,當地一些幹部陷入兩種誤區:有人嘴上說轉型,骨子裡還是倚重煤;有人則認爲轉型就是發展“非煤”產業。無論哪種想法,都不可取。組團到沿海地區學習經驗,邀請學界業界專家提供指導……隨着交流加深,臨汾意識到,搶抓數字經濟機遇,推進全領域、全行業、全產業鏈數字賦能,纔是推動轉型發展的重點。

依託優勢才能用好機遇。臨汾把工業數字化轉型作爲關鍵抓手,實施數字化改造,探索建設了一鍵鍊鋼、廢鋼自動定級、一鍵煉焦等應用場景。當地一家焦化企業通過一鍵煉焦,在同等能耗情況下,每天可多生產焦炭300噸。目前,臨汾建成智能化煤礦32座,焦化行業勞動生產率較2019年提升40%以上,鋼鐵行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80%。把數字化作爲重塑經濟結構的重要變量,放大比較優勢、深挖潛在優勢,新的競爭優勢就會一點點累積,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把握機遇要靠提前佈局。乘着微短劇發展的熱潮,立足本地豐富歷史文化資源,臨汾抓緊佈局,在這一賽道跑出“加速度”。與頭部短視頻平臺合作,涵養精品內容生態;引入社會資本,擴建拍攝基地;融合文旅、農業等業態,推動微短劇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爲什麼能從“挖煤炭”轉向“挖文化”?從經營主體選擇臨汾的原因可見端倪:“服務好,拍得舒心。”先前是給資源,如今要造生態。從劇組拍攝前的場景選擇、開機儀式策劃,到拍攝期間的食住行、羣演招募、道具協調等跟蹤服務,再到突發問題解決,相關部門以全生命週期服務營造良好產業環境,幫劇組提高效率,爲企業排憂解難,企業自然願意來,產業自然能壯大。充分發揮政策優勢,持續優化各項政務服務,成長中的產業就有望成爲新的增長點。

從臨汾放眼山西,三晉大地的數字經濟也在積聚成勢。建成5G基站超11萬個,綜合算力指數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煤炭工業互聯網智算平臺建成運行……依託“數字密鑰”,解碼轉型發展,必須系統謀劃、深耕細作。加快完善政策體系,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在數字應用賦能上多點突破,擁有良好資源優勢、工業基礎、轉型潛力的山西,有望繪出令人期待的數字藍圖。

“有戲!”面對發展轉型的機遇和窗口,臨汾幹部羣衆充滿信心。明確戰略、找準路徑、久久爲功,定能蹚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作者爲本報山西分社記者)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