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首座機器人訓練場在上海 它們學走路、打太極、踢足球
機器人踢足球,可訓練視覺感知、控制能力。(央視新聞截圖)
中國人形機器人發展迅速,背後功臣之一是上海一座特殊的「技術學校」,這裡有超過100臺來自不同企業的人形機器人進行訓練,加速提升機器人視覺感知、控制能力、策略能力,實現真實場景應用落地。
央視報導,上海張江的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是中國首座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這裡就像是機器人的技能學校,可以看到有的機器人在學走路,有的在打太極拳,因爲它們和人一樣,必須首先學會走路和控制四肢,才能進行更復雜的作業。
人形機器人訓練場總體負責人劉宇飛表示,人形機器人會和人做一模一樣的動作,人就像是機器人的教練,通過頭戴式視覺系統向機器人映射,從而讓機器人來學習和模仿這些動作。輸入的數據和訓練的次數愈多,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愈高,可以說是「熟能生巧」。
在機器人模擬清理核電設備大型換熱管板的場景中,核電作業真實場景高溫、危險,要重複地清洗近百個微小的空洞,是枯燥且危險的工作。訓練場透過高精度的識別和動作訓練,讓機器人形成自主作業能力,希望未來能實現人80%的工作效率,輔助人從事危險的工作。
除了工業場景的訓練,這裡還有機器人的足球訓練場。工作人員透露,這些機器人剛剛在機器人世界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實際上訓練機器人踢足球,是爲了提升機器人視覺感知、控制能力、策略能力,可以讓機器人變得更快、更聰明,有助未來投入醫療、康養等應用場景。
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可說是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爆發前夜,該訓練場的訓練量已達每天102臺,且部分人形機器人已完成訓練,實現真實場景應用落地。
人形機器人會模仿人類動作。(央視新聞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