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孫中山王道精神 世界和平關鍵
中國時報社論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週年紀念日,當全世界都陷在川普震盪中、俄烏和戰不明之際,臺灣變得更敏感。一如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甚且將賴清德標註爲「亞洲的澤倫斯基」,有如預告一個未來的悲劇人物。此時回首孫中山先生的精神格外有寓意。
重溫大亞洲主義 不當鷹犬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中華民國稍一不慎,就可能像烏克蘭一樣,亡國滅種。此時重溫孫中山先生百年來的思想理念,無疑有振聾發聵,點醒人心的意義。最讓人動容者,無疑是1924年11月28日應神戶商業會議所等五團體之邀請,在神戶高等女子學校演講「大亞洲主義」。這是孫中山先生晚年思想的精髓,旨在強調:「東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講王道是主張仁義道德,講霸道是主張功利強權;講仁義道德,是由正義公理來感化人,講功利強權,是用洋槍大炮來壓迫人。」
孫中山更期勉日本,在亞洲備受列強侵凌、殖民、霸道壓迫的時代,日本要做「王道的干城」。他說:「我們講大亞洲主義,以王道爲基礎,是爲打不平。美國學者對於一切民衆解放的運動,視爲文化的反叛,所以我們現在所提出來打不平的文化,是反叛霸道的文化,是求一切民衆和平等解放的文化。你們日本民族既得到了歐美的霸道文化,又有亞洲王道文化的本質,從今以後對於世界文化的前途,究竟是做西方霸道的鷹犬,或是做東方王道的干城,就在你們日本國民去詳審慎擇。」
可惜的是,日本只學到大亞洲主義的名詞,卻打着王道的旗號,以「解救亞洲受帝國主義奴隸的殖民地」爲名,發動大東亞戰爭,侵略朝鮮,攻佔中國、東亞,甚至對美國開戰,與希特勒一起發動世界大戰,終於導致日本受到兩顆原子彈的轟炸,宣告投降。如果日本聽取孫中山的勸告,以仁義道德爲本,扶助亞洲弱小國家,而不是強權功利,侵略成性,或許結局會有所不同。
如今的美國川普總統則是更爲鮮明的霸道思想。對弱鄰如墨西哥、加拿大、巴拿馬,採取強硬姿態,以關稅壓迫屈服;他甚至無視鄰國外交儀節,直稱加拿大總統爲「州長」。面對俄羅斯,川普則態度謙恭,暗通款曲;而對烏克蘭則頤指氣使,甚至以斷軍援和金援迫其就範。對盟國如歐洲國家,幾乎是看不在眼裡,要他們自行收拾烏克蘭戰爭的後果。
這就是典型的霸道。然而一如孫中山所說的,要讓霸道的列強「退回我們的權利,那就像與虎謀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們要完全收回我們的權利,便要訴諸武力。」也就是,要有足夠的實力,纔有維持和平的機會。
和平奮鬥救中國 使命仍在
事實上,美國一直想將戰火引到亞洲,特別是想引火燒向中國。而中國的軟肋便是臺灣,因此美國不斷在臺灣煽風點火,想用臺獨引戰,並鼓動日本加碼,在韓國則部署各種飛彈。然而川普終究不想直接與中國決戰,原因即在於中國是核大國,若是開戰,保證足以互相毀滅。這纔是美國顧忌的主因。但美國仍想壓制亞洲的發展,於是想出了讓中國與臺灣一戰,一如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一樣,用臺灣的生靈塗炭來達到削弱中國的目的。
可憐臺灣的生靈,那可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青年、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啊,誰願意讓他們變成今天的烏克蘭,戰到沒有青年,戰到國家變廢墟,開始徵女兵。這是何等慘烈的悲劇!
今天,不唯臺灣人民要理解中山精神,看清世界局勢,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該好好讀一讀孫中山的「大亞洲主義」。特別在臺灣人心不安,前途未明,人人充滿危機感的此刻,我們會更明白,唯有亞洲維持和平,世界纔有和平可言;而亞洲的和平,又必須亞洲國家的團結一致,不要被霸道帝國的話術和安全保證所欺騙利用。
在世局陷入紛亂危疑的時代,回想百年前孫中山逝世時留下的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那是何等沉重的叮囑、何等嚴肅的使命、何等深遠的理想。和平尚未到來,因爲分裂的兩岸仍有戰火的危險因子;奮鬥尚未結束,因爲列強帝國仍在虎視眈眈;而拯救中華民族的使命,則還要繼續。孫中山先生憂患的眼神仍在遠方,凝視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