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客委會 重現臺灣第一聲
臺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13日於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留下臺灣第一聲 曲盤裡肚個客家愛情音樂同日常」開幕式,帶領民衆重返百年前的聲音記憶。策展人林太崴(左)與音樂製作人李坤城長子李卓軒(右)播放78轉蟲膠。(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提供/溫予菱臺中傳真)
臺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13日於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留下臺灣第一聲 曲盤裡肚個客家愛情音樂同日常」開幕式,帶領民衆重返百年前的聲音記憶。(臺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溫予菱臺中傳真)
宛若穿越百年,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13日於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留下臺灣第一聲,曲盤裡肚個客家愛情音樂同日常」開幕式,帶領民衆穿越時光,重返百年前的聲音記憶,感受早期客家音樂的文化魅力。市府客委會副主委魏瑞伸表示,這次特展透過蟲膠唱片與留聲機,讓民衆彷彿乘着旋律回到蟲膠歲月,聽見那個時代的聲音與愛情。
魏瑞伸說,現場展示日據時期臺灣的本土音樂歷史,娓娓道來現代化浪潮中,聲音記錄與音樂傳播的革新演變,最引人注目的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張商業唱片,1914年灌錄發行的《一串年》及《大開門》,這2首歌皆爲客家八音,極具歷史意義。
策展人林太崴表示,78轉唱片1分鐘轉78圈,只能播放3分半,每次聽需重新搖轉20至25圈把手,磨損針頭也要拆下、換上新的纔不會刮傷唱盤,如此繁瑣、近乎儀式的聆聽程序,對他而言卻是萬花筒,每次轉動必有驚奇,可以窺見過往歷史記憶,重現臺灣當年的文化盛世景象。
客委會說明,現今的數位時代,實體唱片更顯珍貴,此次展覽除規畫多個展示區域,深入介紹臺灣第一家唱片公司的成立背景、客家音樂的興起與流行歷程,以及《上山採茶》、《勸青年節浪費》等經典客家作品,昨日活動現場更邀請到音樂製作人李坤城長子李卓軒,親手播放家中珍藏的蟲膠唱片,呈現百年前的第一聲音。
客委會補充,展區設有78轉蟲膠留聲機展示與音樂播放體驗,讓觀展者不只是觀看,更能親耳聆聽臺灣的「第一聲音」,也提醒展期將持續至今年底,呼籲喜愛音樂的民衆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