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公車缺工潮 2年加薪8千留人

臺中市公車駕駛短缺3成,臺中市交通局推動駕駛調薪政策,2年內分2階段共加薪8000元,以實質待遇吸引並留住人才。(臺中市政府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全臺公車客運業陷入嚴重駕駛荒,臺中市作爲中部交通樞紐,也難以倖免。目前全市公車駕駛員短缺約2至3成,爲穩定基層運輸人力、改善工作環境,臺中市交通局啓動「薪資+環境」雙管齊下策略,透過調整運價機制,要求業者在2年內爲駕駛員累計加薪8000元,以實質待遇吸引並留住人才。

根據交通局統計,臺中市共有238條公車路線、每日逾8000個班次,目前公車駕駛員1226人,仍短缺約3成。交通局已會同業者盤點人力與路網,持續調整無效班次並優化路線因應。

統聯客運經理林元凱指出,疫情前每月平均可招募10至15位新駕駛,現在3個月還招募不到10人;臺灣愛巴士交通聯盟臺中區業務經理徐維聯也透露,業界普遍短缺1至2成人力。他們也坦承,會視人力狀況向交通局申請減班,以確保營運穩定。

臺中市公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旗清分析,缺工主因包括「服務壓力過高」、「交通環境惡劣」、「轉職潮涌現」與「世代斷層」。他指出,年輕世代普遍排斥需高互動的服務性工作,不願面對乘客投訴或苛責。

此外,市區交通壅塞、尖峰時段塞車嚴重、雨天耗時增加,但駕駛仍需力求準點,一旦誤點便可能遭責罵,導致工作壓力倍增。林元凱說,不少駕駛因此轉職至物流或貨運業,「貨物不會講話」壓力較小;或改跑多元計程車,工作彈性大、與乘客互動相對友善。加上公車駕駛年齡層偏高,退休潮持續,年輕新血投入不足,使缺工問題更加嚴峻。

爲應對危機,交通局調高市區公車合理營運成本與基本里程運價,要求業者2年內分2階段加薪,累計達8000元。任職於臺中客運的駕駛張宇絨表示,加薪「非常有感」,能減輕家庭開銷壓力,也讓她更有動力用心服務乘客。資深駕駛曾鳳南也說,物價上漲下這筆加薪宛如及時雨,對生活幫助很大。

交通局強調,將持續透過「薪資提升」與「環境優化」雙軌並進,打造穩定、友善的就業環境,爲吸引新血、留任資深駕駛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就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