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府再標售土地 房仲:開發效益有限
臺中市地政局9月標售水湳經貿園區生態段配餘地,緊鄰臺中巨蛋等重大建設。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臺中市地政局9月9日將標售水湳機場原址區段徵收區及13期、14期重劃區共173筆土地,民進黨議員批市長盧秀燕爲「賣地女王」,卸任前再標售市有土地,帶動房價飆漲。房仲分析,現在房市冷,加上18個月限期開工令,土地標售買氣恐不振。地政局表示,高雄、臺南、桃園、新北近期皆依法標售土地,中市並非特例。
臺中市今年2月首波標售底價747億元,133筆土地僅脫標18.1%,創歷史新低;5月標售水湳17筆土地,脫標率更降至17.6%。市府9月釋出水湳機場原址17筆、13期大慶20筆、14期美和莊136筆土地。
地政局指出,水湳經貿園區有中央公園、國際會展中心等重大建設;13期鄰近捷運綠線、臺鐵與高鐵站;14期則有臺中巨蛋、大型百貨及洲際棒球場,將帶動土地活化與區域發展。
民進黨議員陳淑華批評,盧秀燕任內賣地逾千億,即使脫標率低,仍持續公開標售,忽略長遠都市規畫,恐墊高地價、導致房價飆升。議員張芬鬱指出,今年2月、6月已辦理土地標售,市府財源已獲挹注,9月又標售土地,質疑其必要性。
臺中市地政局表示,區段徵收及市地重劃屬財務自償土地開發,開發費用多以平均地權基金及金融機構貸款支應,所取得的配餘地與抵費地依法須公開標售,以清償借貸、降低利息,盈餘將用於公共設施維護以及充實平均地權基金,六都皆有類似作法,近期也多有標售動作。
臺灣房屋集團資深經理陳定中分析,市府這次釋出的土地,多爲前2波未標脫土地,13期、14期多爲狹長零碎地,水湳園區以低容積率土地爲主,開發效益有限;現階段房市冷清,政府打炒房與限期開工政策,建商態度保守,買氣預料冷淡,觀望氛圍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