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府試辦停車15分鐘計費
臺中市率六都之先,即日起試辦民營停車場每15分鐘計費機制。(臺中市交通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臺中市部分民營停車場收費昂貴,民衆抱怨「停車比住宿貴」。市府交通局爲提升停車收費彈性與公平性,即日起試辦每15分鐘計價區間機制,目前1家民營停車場業者配合,涵蓋一中等5處熱區停車場,共計131個停車位,預計半年後評估成效。
臺中市共有951處合法停車場,民營停車場佔614處,議員林祈烽曾抨擊不少民營停車場以每小時計費,停車1小時又1分鐘,卻被收取2小時費用,非常不合理。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臺中市民營停車場多以半小時計價區間機制,爲提供友善停車環境,讓收費更具彈性,試辦以15分鐘計價區間機制,目前有1家業者配合,涵蓋一中等5處熱區停車場。
葉昭甫舉例說,以往停車1小時又10分鐘,以半小時計費須再多支付整整半小時的停車費。自6月16日起,停車滿1小時後,改採15分鐘計價區間機制,避免民衆多付不必要的停車費。
林小姐樂觀其成說,自己常停民營停車場,半小時收費50元,但卻要抓緊時間,趕在半小時壓線繳費,不管吃飯或辦個事情都很有壓力,有時不小心多出2、3分鐘,就要多付50元,心裡很嘔,改成15分鐘較合理,希望擴大範圍。
葉昭甫指出,臺中市創六都之先,協調民營業者以15分鐘爲計價區間,後續視執行成效再滾動檢討,同時也鼓勵其他民營業者參考試辦經驗,讓更多駕駛人享有更公平透明的停車收費機制。
臺中市停車管理處長盧佳佳表示,試辦地點須符合3大條件,包括非現金交易、高費率以及高週轉率熱區,目前「城市車旅」響應參與試辦收費新制,於一中商圈的一中一站、一中二站,公益商圈的公益站,新光遠百商圈的惠來站,水湳園區的西安站等5處實施,共計131個停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