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被炸水壩冒出奇蹟森林 學者卻憂恐成「有毒定時炸彈」
In Ukraine’s bombed out reservoir a huge forest has grown – is it a return to life or a toxic timebomb? https://t.co/JhZeQDML5e #Ukraine #Putinswar #Russia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烏克蘭南部的「新卡科夫卡水壩」(Nova Kakhovka dam)遭俄軍炸燬2年之後,原本淹水區域竟長出一片茂密森林,成爲罕見的生態復原奇景。但專家警告,這片看似生機盎然的綠地,可能是一顆「有毒的定時炸彈」。
2023年6月,俄軍炸燬第聶伯河(Dnipro River)的新卡霍夫卡水壩,不僅導致洪水及沉積物衝向下游,帶來大規模破壞與死亡,也導致100萬人無法獲得飲用水。
當時,水壩看起來就像一片荒漠,充滿乾涸又龜裂的淤泥,未料2年後,這裡已經長出一片蓊鬱森林,厚厚的植被覆蓋土堤,甚至必須用鐮刀撥開才能看見原貌。根據研究與衛星影像,原本乾涸的水壩長出大片柳樹、楊樹與溼地,多達400億顆樹種已發芽,瀕危鱘魚重返河道,野豬等哺乳動物回到森林。
▲新卡科夫卡水壩(Nova Kakhovka dam)遭到破壞,衛星影像可見水不斷從中流出。(圖/路透)
烏克蘭自然保護組織(Ukrainian Nature Conservation Group)負責人瓦西留克(Oleksiy Vasyliuk)表示,「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大規模天然氾濫平原森林系統誕生……這是土地自我重生的過程。」
國際河流無國界組織(Rivers without Boundaries)協調員西蒙諾夫(Eugene Simonov)指出,這不僅是當地溼地的恢復,也是巨大河流生態系的罕見自發性重生,影響力遠遠超出烏克蘭。他建議基輔藉由恢復第聶伯河下游250公里長的淡水生態系,實現對歐盟的決定性生態承諾。
不過,除了生物研究與戰火未歇等實際問題以外,研究人員也關注重金屬與化學污染問題。
▲赫爾鬆大片區域民宅被水淹。(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生態學家舒米洛娃(Oleksandra Shumilova)警告,來自水壩上游與沿岸的工業重金屬等毒物,已在水壩底部累積成約1.5立方公里的污染沉積物,並在潰堤時流入周邊地區,恐怕污染水源、土壤甚至被植物吸收,「即使濃度很低,也可能導致癌症、內分泌混亂、肺部與腎臟問題。」
舒米洛娃與他人合著、一篇發表在《科學》期刊的論文指出,這些污染物代表着一顆「有毒的定時炸彈」,該地區動物食物網絡與人口都應該獲得重大關切。但正如車諾比核災地區一樣,污染與重生可能同時發生,因爲水壩而喪失的生態系功能,預估能夠在5年內恢復80%,氾濫區的生物多樣性也將在2年內顯著恢復。
目前,烏克蘭國家能源公司(Ukrhydroenergo )已表態要重建水壩與水力發電廠,但如果真的這麼做,這片新生森林將再度消失,其生態重要性也隨之消散。瓦西留克強調,「按照原樣重建水壩不是復原,而是生態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