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附醫一般外科 領航微創時代

面對全球醫療微創化趨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自2015年導入達文西手術系統以來,積極佈局創新技術與臨牀應用,累計完成逾4千例機器人手術,其中一般外科領域超過2千例,涵蓋肝膽、腸胃、甲狀腺、疝氣及減重等範疇,成爲國內微創醫療的重要指標。

中山附醫積極推動技術傳承與國際交流。中山附醫/提供

在主任彭正明帶領下,中山附醫一般外科專注單孔及微創技術發展,成功完成臺灣首例單孔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並在肝膽、胃腸單孔手術領域累積多項領先紀錄。透過結合內視鏡與機器人手術系統優勢,大幅提升手術精密度與安全性,有效降低患者手術創傷及術後恢復時間,優化整體醫療成效。彭正明表示,隨着機器人手術的發展,醫師能以更小創口完成複雜、精細的手術,大幅減少失血量、疼痛與住院時間,提升安全性與成功率;尤其近年全民健保擴大給付範圍,達文西手術涵蓋項目擴增至65項,民衆僅需負擔自費差額,即享有更高品質的微創手術,經濟負擔大幅減輕。

推動技術傳承,培育醫療科技新秀。中山附醫/提供

除臨牀實踐,中山附醫也積極推動技術傳承與國際交流。2019年成立全臺首間「一般外科達文西手術觀摩中心」,通過國際原廠認證,成爲國內外醫師觀摩與技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且團隊積極與大學、產業界合作開發多項微創手術模組專利,2016年、2017年率全臺之先舉辦高中生與大學生手術體驗營,提前培育醫療科技新秀。

中山附醫一般外科近年屢獲國家級獎項肯定。2021年以「卓越領航單孔微創手術」獲SNQ國家品質標章,2023年以「卓越領航微創手術」摘下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傑出醫療類優選,2024年以「胰起奮鬥,點燃胰腺希望」計劃再度獲得SNQ殊榮,展現技術創新與臨牀實踐的高度整合實力。

中山附醫一般外科屢獲國家級獎項肯定,2021年以「卓越領航單孔微創手術」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主任彭正明(右二)出席頒獎典禮。中山附醫/提供

彭正明說,未來將持續深化微創技術研發,強化跨國醫療交流,推動國際合作,致力成爲亞洲微創醫療中心的重要樞紐。醫院也強調,將以病患安全與醫療品質爲核心,不斷精進臨牀服務與技術創新,爲臺灣醫療產業注入新動能,提升全民健康福祉。